时间:2025-01-24 16:35:13
发言人: 发布人: 省政府副秘书长 周向军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杜旭亮 省科技厅厅长 高鹰忠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省地方金融局副局长 陈 姝 省经信厅副厅长 詹佳祥 省财政厅副厅长 张远东 省商务厅总经济师 朱 军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言人 骆莉莉
简介: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2025年“8+4”经济政策体系有关情况。该场发布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主题系列发布活动的首场。
文字实录: 2024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九万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这也得益于经济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 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2025年“8+4”经济政策体系有关情况。该场发布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主题系列发布活动的首场。 从2022年开始,省政府已连续三年在每年年初,向社会发布全年经济政策安排,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今年的政策,体现三个特点: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框架不变,还是“8个政策包+4张要素保障清单”;财政加力,省级财政资金从1023.6亿元,增加到1042.8亿元;体系融合,同向发力,形成有机整体,以政策一致性,推动部门联动、紧密协同,一切围着企业群众转。 政策引领、重点牵引。聚焦对经济发展有牵引性、带动性、引领性的关键领域、关键平台、关键产业、关键项目,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浙江方位、共同富裕。突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贯穿“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工作要求,全面衔接支撑“十项重大工程”。 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4张要素保障清单,总共12个方面。 0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政策包 锚定“创新浙江”,聚焦平台、技术、项目、金融、教育、人才等六大关键环节,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重点打开“三个通道”: 打开企业参与通道,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与省实验室、高校联合共建全国和全省重点实验室,推动“平台+高校+企业(用户)+产业链”结对合作,建立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组建与重大科技专项联动实施机制。 打开人才流动通道,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支持企业引进各类外国人才。 打开人工智能转化通道,加快“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科学数据”“人工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02 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包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四个聚焦”: 聚焦新兴产业。围绕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聚焦设备更新。调整优化财政专项,融资租赁投放超400亿元。 聚焦数实融合。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0家以上、智能工厂150家、未来工厂20家。 聚焦中小企业。新增无还本续贷4000亿元左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 0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今年政策重点体现在“三个优化”: 优化以旧换新。在去年基础上,扩大范围支持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更大力度支持电动自行车换新,简化补贴申领程序、优化兑付方式,让老百姓想换新、易换新、快换新。 优化消费供给。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广发售“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增加体育赛事、演唱会、首发经济、冰雪旅游等优质消费场景供给。 优化“两业融合”。做大做强科技、金融、物流、商务、法律、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 04 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政策包 建强宁波舟山港,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 提升整体通达度,新增内河千吨级航道50公里、500吨级及以上泊位15个,扩围支持航空口岸新开国际航线,嘉兴机场建成试飞,开工建设温福高铁、杭义温联络线、沪乍杭高铁等项目。 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改建1000公里,大中修5500公里。 05 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包 锚定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重点提出3方面政策措施: 提升平台能级,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建强开放枢纽,强化“四港”联动发展。 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年开行2500列以上;创新外贸模式,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拓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06 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 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具体围绕三方面发力: 优化项目机制。建立自上而下、双向打通的重大项目谋划机制,强化问题分类分层分级协调,要素靠前协同保障。 用好国家政策。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 提振民间投资。省“4+1”专项基金、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新增能耗等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力争提升到“三个80%”,推出一批能源、交通领域优质项目吸引民间投资,核电、海上风电项目民营资本参股比例不低于10%。 07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包 着重做好“三篇文章”: 强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滚动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 兴村。建设135条年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支持青年入乡发展,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和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 融合。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新增“多田套合”面积100万亩,启动新一轮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做好各类“飞地”整合规范发展,更大力度向山区海岛县倾斜。 08 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配置机制,总结推广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经验。 推进“劳有所得”。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推进“幼有善育”。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完善支持生育配套措施。 推进“学有优教”。优化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推进县域内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 推进“住有宜居”。实施城中村改造6万户,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间),全面完成20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推动15—20年住宅老旧电梯能换尽换,全年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1.5万台。 推进“老有康养”。全面落实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和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全面实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 推进“病有良医”。建立健全山区海岛医疗卫生服务“省编市用”和“市编省招代培”机制,推进实施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和医学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三年行动。 推进“弱有众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帮扶残疾人就业1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