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505号提案的答复 A

发布日期:2024-07-26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吴文灿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505号提案《积极培育打造游艇产业推动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游艇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对于我省加快培育发展游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统筹谋划。立足我省发展基础,统筹谋划包括游艇等在内的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强化规划引导。《浙江省船舶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我省游艇产业布局,以杭嘉湖地区为重点,打造专业化内河船舶、公务艇和游艇研发建造基地;《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强游艇研发设计能力,大力发展公务船艇、商务船艇、高档游船、豪华游艇等特色产品。引导各地科学制定岸线规划,规划建设游艇旅游码头,提升游艇使用便利度,更好承载和推动游艇产业发展。

(二)完善配套设施。按照《港口法》《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等规定,督促游艇企业加强靠泊游艇码头设施维护管理。建立批量建造游艇型式检验制度,开展进口游艇检验证书核发工作试点,提升游艇检验质量和效率。将游艇管理组织和游艇力量纳入水上应急救助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专群结合、就近就便的水上应急处置体系。优化游艇码头、俱乐部建设审批服务,按照核准制要求,梳理游艇“一类事”审批服务清单。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成为华东沿海地区首个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游艇码头,武林门码头游艇俱乐部作为全省内河首家游艇俱乐部成功备案。

(三)培育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我省船舶制造能力优势,做强做大特色游艇制造业,加快发展内装件、数字影像、甲板机械等通用和专用配套设备,引导关联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持续壮大游艇企业规模。截至目前,共有游艇制造企业(含公务船艇制造企业)9家,主流产品为14-70英尺的双体动力游艇,包括巡航系列、运动系列、钓鱼艇系列、商务系列、大型豪华系列游艇等。支持杭州华鹰游艇成为国内量产游艇制造的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游艇企业对标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对示范项目及产品推广予以支持,培育杭州华鹰游艇“70英尺双体动力豪华游艇”等首台(套)产品。

(四)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综合保税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设立游艇保税仓,在降低游艇进口成本、扩大游艇消费、吸引举办游艇展会赛事等方面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目前,省内首家游艇保税仓已在宁波梅山投入运营。对符合条件的游艇产业单体项目,支持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重点推进杭州华鹰游艇70英尺以上游艇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实施,并依法依规强化土地、岸线、能耗、产能等资源要素保障。依托各类人才计划工程,支持企业引进游艇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依法依规落实相应的服务保障。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快培育特色游艇产业集群。发挥浙江船舶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优势,以符合国际质量要求为标杆,瞄准游艇细分市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游艇设计、建造龙头企业,打响浙江游艇品牌。鼓励游艇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新型材料、减震降噪等关键技术研发,争取在游艇设计水平和建造品质上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游艇设计、制造企业落户,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队,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备的全省游艇产业布局。

(二)提升游艇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在海洋港口规划、渔港规划方案编制实施过程中,与涉及游艇基地相关的发展规划、建设需求做好对接,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游艇公共码头、下水坡道、系泊锚地、陆上干舱以及环保配套设施设备等。鼓励开展游艇质量检测、试航测试、融资保险等专业化服务。进一步简化、优化游艇旅游监管流程,指导游艇租赁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游艇租赁业务备案,规范游艇租赁市场经营秩序。做好游艇码头管理和航道养护工作,抓好游艇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游艇检验服务水平。

(三)持续完善游艇产业发展保障。探索优化游艇修造企业岸线、土地、海域使用的手续办理,高效集约使用岸线、土地、海域资源。支持游艇企业依规获取信用、抵质押贷款,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游艇相关保险业务试点。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强化对游艇产业的融资服务。推动清洁能源游艇示范应用,鼓励以动力电池、氢能源等清洁能源逐步替换现有传统燃油游艇,推动清洁能源游艇产业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游艇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高端装备处 刘红艳

电  话:0571-87055014  传真:0571—87058111

邮  编:310007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26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