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852号提案的答复 A

发布日期:2024-07-29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张鹏飞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第852号提案《关于探索民营企业的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之路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民营企业管理工作的支持。您研究指出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存在局限性,建议我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创新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省委社工部、省工商联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相关工作举措和成效

我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以对标世界一流为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打造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助力我省率先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发挥更好作用。近年来,我省加快启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5年)》(浙委办发〔2021〕23号),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全覆盖的省份,得到工信部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具体工作举措和成效如下:

(一)推动建立管理对标提升工作体系。印发《浙江省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评选暂行办法》,研究制定《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指标涉及基础规范、经营创新、智能制造、人文环境、卓越管理等5大模块69主项168细项,通过线上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填空白,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目前已评选出省级“标杆企业”60家,星级评价覆盖率累计达78%。组建省级现代化对标提升专家库,开展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星级评价服务,统筹各地市县经信系统企业家、管理人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实现课程共享、师资选择以及培训信息等汇总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通过集中培训、企业内训等形式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企业家和企业人才培训新路子。

(二)推动建设企业管理培训体系。省经信厅积极打造经信培训品牌,根据浙企发展实际,分类开展企业管理培训:省内,组织“浙商薪火”新生代企业家(针对企二代、创一代企业家和高级经管人员)和“希望之光”工程企业家(针对山区26县企业高级经管人员)培训班,采用集中教学与省内优秀企业实地走访交流相结合方式,教学重点包括企业家思想政治引领、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等重要政策解读、最新经济形势分析以及现代企业治理和企业家精神传承等内容;省外,开展“寻找他山之石 浙江企业管理对标提升全国行”活动(面向“雄鹰”培育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近几年分别组织了湖北行、深圳行、福建行、江苏行(下半年成行)等活动,旨在对标学习省外一流企业先进经验,提高浙江企业家管理能力和水平,助力提升我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每年(疫情期间暂停)组织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高管(“雄鹰”培育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赴日本、德国等企业管理先进国家学习培训,实地走访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隐形冠军、百年家族企业及著名高校和机构等,学习现代化企业制度、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创新管理、精益化管理等内容,交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做法经验等。此外,省工商联也持续举办“浙商青蓝接力工程”新生代企业家现代化能力提升计划研修班和初创企业家培训班、浙江省民营企业家“赋能强安 铸魂强基”专题研修班等系列培训,举办“民营企业合规大讲堂”,推动创立浙商培训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切实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辅导。

(三)推动建设民营企业家队伍。省委社工部深入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建立健全新生代企业家全周期培养机制,连续12年举办“红色传承”班和“创新转型”班,引导企业家感悟信仰力量、体悟奋斗精神,增强世界眼光、开阔视野胸襟、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开展“双百双千”行动,每年发展100名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入党、选配100名优秀党员新生代企业家进入企业党组织班子,培训1000名新生代企业家、推动1000对师徒结对。

(四)推动建设政企互动学习平台。省经信厅依托“浙江企管通”星级评价服务、“浙江企业网络学院”等网络平台,统筹开展各地市县经信系统企业家、管理人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实现课程、师资以及培训信息等资源共享。省工商联组建了“之江同心·民营企业家宣讲团”,先后开展宣讲超1000场,得到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肯定,“万家民企同上一堂课”主题宣讲会被我省《党史学习教育百法百例》收录;同时,创建浙商博物馆等18个省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创新开展互学互促互进活动,发动各级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家赴现场参观学习,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创新理念,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

(五)引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省经信厅牵头制定的《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中专设了人文环境指标,引导企业注重加强文化自信和人文关怀建设,通过组建企业文化俱乐部、创建“员工心灵港湾工作坊”、组织开展文化惠工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文化入制”现代化管理融入企业制度体系中并予以实践,指导企业对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模式和方法。省工商联持续开展“讲述浙商好故事、宣传浙商好典型、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活动,挖掘浙商在高质量发展、参政议政、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典型,近年来在各主流媒体刊登报道1200余篇,让民营经济人士学有榜样、争有方向、赶有目标。省委社工部全面实施“政治铸魂领航行动”,引导广大企业党员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上市公司“一企一品”建设,积极探索发挥党建在强信心、稳企业、促转型中的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坚持把红船精神、浙商精神等融入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中,凝聚跟党创业的精神力量,助力民营企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吸收和采纳提案中的有关意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管理模式。针对建议一(搭建政企互动平台,组织多维度专家智库,进行顶层理论研究和研发课程体系,树立中国式现代化管理意识形态),我省将持续推进浙商博物馆等18个省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开展互学互促互进活动,发动各级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家赴现场参观学习,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场地实景化、教育资源共享化、教育品牌社会化。针对建议二(依托党委非公党建平台,建立中国式管理推广体系,向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进行普及教育,奋力画好党建同心圆),我们将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沙龙研讨、线上交流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理解领会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新活力。针对建议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企业制度,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并铸就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底气),我们将持续深化落实《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5年)》,高质量办好企业家“双传承”“浙商薪火”等培训班,加强发展战略、团队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培训,持续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同时,依托《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注重加强文化自信和人文关怀建设,通过组建企业文化俱乐部、创建“员工心灵港湾工作坊”、组织开展文化惠工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文化入制”现代化管理融入企业制度体系中并予以实践。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民营企业管理提升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支持、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大企业服务与合作处  姜晓慧

电  话:0571-87058145,传  真:0571-87058111

邮  编:310007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29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