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盐县紧紧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轴,以“智造创新”为战略,以“专精特新、两化改造”为重点,以“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为根基,以“平台优化、项目推进、要素保障、服务企业”为路径,全面构建“3+3”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壮大实体经济。
一是建章立制促提升。出台《海盐县推动工业园区有机更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支持政府主导的连片低效用地改造,鼓励“零地”技改、“工业上楼”,加快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工业用地向产业平台集聚。建立“双月”晾晒评价机制,开展“腾笼换鸟”比拼活动,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2022年全县整治高耗低效企业333家,完成腾退土地2820.3亩,完成化工用地收储273.1亩,腾出用能7.61万吨标煤,获得15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二是亩均改革推转型。及早开展绩效评价,推行“一企一档”精准整治,力争把亩均税收连续三年10万元(含)以下的规上工业企业和3万元(含)以下的规下工业企业列入重点整治提升对象。培育打造亩均效益领跑者,营造“亩均论英雄”良好氛围。目前,获评县级亩均效益领跑者企业20家。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33.3万元/亩,同比增长31.6%,任务完成率排全市第二;全县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47.4万元/亩,同比增长17.1%。
三是平台优化见成效。推动“三区”做优做强,加快海盐经济开发区、百步经济开发区、海盐核电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平台整体提升节奏,加紧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全力打造省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2022年,县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达476.8亿元,百步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达262.8亿元,海盐核电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营收达569.1亿元。持续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加大创建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累计省级备案小微园区23个,入园入区企业600多家。
一是“专精特新”助优强。建立“专精特新”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库,根据库内企业不同诉求与优势方向,谋划寻找“专精特新”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小升高”。恒锋工具作为全县梯度培育典型,先后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单项冠”。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9家。2022年,入选省级“隐形冠军”4家,新增数量全省第一,总数全省第二。
二是“两化”改造扩投资。实施科研能力和企业家素养提升工程,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推动智能装备发展整体跃升。已累计获评国家级首台(套)1项、省级首台(套)24项,省级数字化车间4家。通过瞄准政策引导、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等“两化”新赛道,深度改出发展新空间。2022年,重点数字化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8.59亿元,“数智青莲”未来工厂获得全省数字化改革突破铜,海盐成功列入全省第一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创建名单,优化用能3万吨标煤。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覆盖率33.7%,开展免费绿色化诊断企业100多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
三是精准服务解企忧。深化“双万”活动,打造“政企有约”、“先锋书记惠企直通车”等特色服务载体。快速承接落实“8+4”惠企政策,全市率先实现数字平台兑现。积积极开展“菜单式”宣讲,确保政策精准推送、及时咨询、便捷办理、快享直达。组织全县20多个涉企部门、200余名助企服务员与对接企业开展常态化联系,实现752家规上企业服务全覆盖。目前,走访帮扶企业4520家次,开展服务人数1397人次,受理问题诉求1020个,办结970个。
一是做强优势夯基底。以打造高端紧固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三大优势产业链为重点,实行“一业一案”。实施紧固件行业现代化改造,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智造”升级;推动现有集成吊顶、家用电器等优势产品加快向全屋整装、智能控制等方向发展,加快产业链延伸。2022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516.8亿元,占全县39.1%;行业内累计国家级小巨人10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12家。
二是做大新兴提增量。加快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5G通讯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高质量培育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打造全国核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已引进龙头项目12个。发挥我县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主攻新型显示、5G通讯领域头部企业的招引,2022年,实现产值114.7亿元。丹佛斯集团已有5家企业落户海盐。
三是做优龙头建体系。支持引导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根植海盐、面向全球,积极搭建对外投资合作平台。重点发挥“链主型”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协同解决产业链发展堵点,推动链上企业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合作共赢。鼓励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企业标准化管理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2022年,县内50强企业实现产值612.06亿元,占县内总量的53.8%,同比增长11.3%,拉动县内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