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抢抓机遇,克服疫情影响,主动适应政策、市场变化,主要指标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运行态势明显好于全省工业面上、好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但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仍需夯实。
一、总体运行情况
2022年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59亿元,增长12.9%,呈现出较好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增速在全省各工业大类中位居第5位,对全省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8.1%,增速高于全国医药(-3.4%),高于我省规上工业(4.2%),也高于江苏省(11.0%)、山东省(9.8%)、广东省(15.1%)、安徽省(1.9%)、北京市(-58.3%)、上海市(4.6%)等兄弟省市。
二、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创新投入驱动产业发展。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55%,在全省各工业大类中位居第2位,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规上工业面上2.62个百分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认定生物经济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3家,浙大一院入选首批9家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杭州医学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完成初设批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口腔贴片等2个中药新药获批,是我省自2017年以来首次获批。此外,2个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143个创新药物获批临床;25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7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表1 省内近年来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情况汇总
年份 | 创新药获批上市 | 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 | 创新药获批临床 | 改良型新药获批临床 | 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获批上市 | 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道(含二类和三类) |
2019年 | 0 | 1 | 37 | 5 | 1 | 12 |
2020年 | 3 | 0 | 61 | 6 | 3 | 18 |
2021年 | 4 | 3 | 117 | 1 | 2 | 20 |
2022年 | 2 | 2 | 143 | 18 | 7 | 25 |
(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2年,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847.4亿元、利润总额52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6.7%。销售利润率为18.5%,位居各工业大类首位。从重点领域看,据统计,2022年医疗器械、生物药、中药、化学药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8%、13.1%、11.4%、5.4%,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细分类别看,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61.0%)、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60.9%)、康复辅具(45.0%)、中药饮片(25.4%)产值增幅居前,CRO、CDMO等领域发展态势良好。
(三)防疫物资生产波动较大。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增速依赖“点”的带动而不是“面”的支撑。一季度高增长主要来自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快速增长。全省前30高盈利医药公司,约40%主要提供新冠诊断、诊断设备和耗材。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防控政策调整,疫情对我省抗原(核酸)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生产出口和原料药生产的红利正在减弱,拖累了全省生物医药增长。
(四)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杭州市钱塘区、绍兴滨海新区、临海市等8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杭州、台州、绍兴等重点地区占全省医药产值比重达77.7%,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7月安吉经济开发区与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5家知名疫苗企业签订投资落户协议,标志着浙北生命健康产业园“疫苗小镇”的第一批项目正式落户。
(五)龙头企业支撑加强。据统计,2022年,前百强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比重为79.4%;其中,前二十强龙头企业占比42.4%,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平均增幅达33.3%,龙头企业引领效应更加突出。14家公司24个产品成功入选第六批和第七批国家集采药品名单。诺辉健康、智云健康、天益医疗、诚达药业等企业成功上市,13家企业入选医药企业百强榜,数量位居全国第2位。
三、2023年行业运行趋势分析
(一)从政策导向看,三医联动下,“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效果逐步显现,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临床试验管理改革等进一步推动行业“洗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将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415X”产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将有助于我省重点区块产业集聚和能级提升。
(二)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浙江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消费升级,要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为生物医药产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从增长动能看,创新药、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蓝海,创新药品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时间大幅缩短,2022年已有6个国产1类创新药上市,罕见病临床试验数量和覆盖适应症在临床试验逐年增加。医保动态调整加快创新药进入医院市场,“双通道”政策为零售终端发展开辟了增长空间。在渠道结构方面,基于互联网的医药流通新模式、新业态将快速发展。
综合考虑同期基数、政策实施、新增投资项目等因素影响,预计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运行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23年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8%左右增长。
(省经信厅消费品处(生物医药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