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省纺织行业总体呈现“一季度平稳开局、二季度波动前行、三季度承压下行、四季度下行加剧”的运行特点。特别是进入12月中下旬,受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振以及欧美市场进口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我省纺织行业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需密切关注行业运行走势。
一、2022年纺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行业总体运行继续下行。从生产看,降幅逐月扩大。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15亿元,同比下降3.6%,降幅较1-11月继续扩大0.8个百分点。1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5%,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从效益看,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03.2亿元,同比下降43.2%,较1-11月小幅收窄0.4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6.6%,较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
(二)细分行业形势不容乐观。生产方面,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纤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3%、-1.9%、-3.6%,较1-11月降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三大细分行业1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为两位数负增长。营收方面,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纤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15.0亿元、2238.0亿元、4143.1亿元,同比增长-2.8%、0.1%、6.0%,处于相对偏低的增长区间;实现利润总额178.3亿元、74.7亿元、50.1亿元亿元,同比增长-22.2%、-7.7%、-77.6%,其中纺织业、化纤业降幅较1-11月扩大3.4个、4.3个百分点,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图1.1-12月细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三)出口增势好于全国。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761.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化纤业出口交货值依然保持较大增幅(增长30.5%),服装服饰业增长5.1%,纺织业同比降幅为2.9%。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595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比全国增速(5.8%)高出6.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份额超过27%,位列全国第一。
(四)创新投入保持增长。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比营收增速高6.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5%,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比重创近年以来新高;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新产品产值率达41.4%,比去年同期(40.6%)提高0.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创近年新高。
二、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困难
(一)疫情冲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12月上旬,纺织行业生产经营有所回暖,柯桥印染企业订单情况好于11月,产能发挥率在70%以上。进入12中下旬,由于纺织企业阳性员工数量急剧上升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冲击,企业开工率较低,部分企业提前放假,纺织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线上线下销售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据湖州、嘉兴等地反映,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今年春节放假比往年多5-10天。
(二)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继续回落。国内外采购商下单迟缓,长单占比有所下降。我省纺织行业重点企业12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成以上企业反映新增的国外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期订单比例超50%,较9月、10月持续增加。119家问卷调查企业中,仅10%反映12月出口订单较上月有所增加。12月,柯桥纺织景气指数环比下降3.7%。2022年,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6.50%。
(三)生产成本攀升积压利润空间。2022年以来,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企业用电、用能成本上涨,叠加下游需求萎缩,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据我省纺织行业重点企业12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因成本上涨等原因50%以上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12月当月净利润率不超过5%,亏损企达到2成。
三、2023年工作重点
2023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将逐步缓解,存量和增量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消费有望复苏,企业信心增强,预计2023年纺织行业运行有望企稳回升。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全力开拓市场。一是组织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商务洽谈。迭代升级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利用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等,稳固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二是扩大世界布商大会、宁波时尚节等高能级时尚交流活动影响力,形成中外时尚设计师集聚、时尚品牌首发、原创设计推广平台。三是提升杭州四季青、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等专业市场竞争力,带动行业上下游需求协同复苏。
(二)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关于促进浙江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先进纤维、现代织造、绿色印染、时尚服装家纺、纺织装备五大领域,支持重点地区创建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二是加快项目实施。招引建设一批强链补链、技术标准在国际国内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纺织行业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生产制造方式转型智能化改造项目。三是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雄鹰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
(三)深化数智转型。一是深入开展“浙里智造供(购)全球”专题系列服务活动,聚焦中小企业微型数字化改造,推广生产制造数字化和市场营销精准化的“M+M”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提升纺织行业全产业链柔性快反能力。二是深入挖掘纺织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最佳实践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培植产业新增长点。三是加快纺织行业“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建设,统筹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上云等工作。加快推进中小纺织企业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
(四)加快绿色发展。一是推广非水介质染色技术、高速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支持无锑聚酯熔体直纺长丝等环保聚酯纤维发展,加快发展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二是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园区实施绿色改造项目,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构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三是指导重点地区以年综合用能3000吨以上的纺织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诊断,落实节能改造措施,帮助企业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