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等有关要求,12月8日起,“浙江经信”微信公众号开设【“浙里减负”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栏,宣传各地各部门减负降本典型做法、举措、案例等,提振企业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提供积极支撑。
【部门篇】
省税务局:聚焦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
浙江省税务局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构建规范清晰的企业减税降费服务政策体系,推动税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全面升级,推动减税降费政策高效落地。2023年1—10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97.07亿元。连续八年获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最优省。
一是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依托税企征纳沟通平台,建立“省、市、县、分局(所)、基层网格点”政策宣传辅导五级架构,优化办前、办中、办后三个阶段推送策略,实现税费优惠享受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8月以来,已对622.65万户次纳税人开展税费优惠政策提醒4547.64万条。
二是持续优化税惠申报流程。实现自动预填升级、“一键退税”优化、数据联通扩围,最大限度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减成本。今年以来,全省新一批优惠政策申报享受已实现自动预填全覆盖。电子税务局上线的“退税账户实时核验”功能获国家税务总局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三是及时响应税惠落实诉求。畅通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税惠落实直联点等渠道问题反馈机制,深入开展税费优惠政策“走流程”行动,及时发现和破解税费优惠落实中的堵点难点736个,确保企业涉税服务顺畅、高效。(来源:省税务局)
省市场监管局: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理念 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省市场监管局坚持“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理念,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推动规范涉企收费、降本减负、中介服务管理、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是深入推进新一轮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聚焦违规收费问题突出的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金融、公用企业、交通物流等行业领域,开展新一轮涉企收费专项整治。2023年,全省查出违规收费7069.94万元,目前已退还多收金额3558.38万元,罚没2749.8万元,切切实实为市场主体降低各类经营成本。
二是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企业检验检测费用。通过数字赋能做到自动计费、自动减负,努力实现“政策落实更精准、收费全程零干预”。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执行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电梯、锅炉、锅炉水(介)质等检验检测费用政策,共计减费677.66万元,超额169.4%完成原定指标,受惠企业达6000余家。
三是率全国之先在全省域实施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中介服务信用管理。出台《浙江省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中介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办法》,建立全省统一的登记中介服务管理系统,在杭州率先开展规范登记中介服务试点,打造“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信用管理为核心、以数字应用为手段”的登记中介“共治+数智+信用”的管理体系。
四是创新实施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聚焦企业年报“多头报、重复报”难题和年报数据不规范,政企、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等困境,联合省税务局率先在全省范围实施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实现部门数据共享420项,减少重复填报项62项,通过年报大数据智能比对现场核查率减少70.9%。(来源: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市篇】
金华:聚焦“三色添彩” 赋能企业发展
今年来,金华市坚持打好减负降本提质增效组合拳,上底色、添暖色、提成色,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减负226.3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是上好政策“底色”。聚焦高质量政策引领,迭代更新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出台一季度开门红政策、三季度双月攻坚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快生产。聚焦数字应用创新,持续迭代升级“政策智配”应用,向平台用户推送惠企政策42万余条次,政策匹配总体精准度达95%以上。聚焦兑现全流程提速,进一步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并向企业公开,今年来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6.6亿元、惠及企业5.1万次,均排名全省第3。
二是增添服务“暖色”。增强解难纾困“加动力”,以“四大双千”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大化解行动,累计解决企业难题176个。跑出抢单拓市“加速度”,加快四链融合,成功举办义乌国家装备博览会等48场产业链对接活动,对接订单371亿元。全力打造金华制造“金名片”,评出首批“金华制造优品”30个。构建数字赋能“加速器”,全力推进“十链万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为企业实现数智减负,今年来举办专场工作推进会13场,打造样板企业15个。
三是提升减负“成色”。为企业税负“松绑”,“广撒网+点对点”相结合扩大覆盖面,创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服务机制。为企业家素质“加码”,实施“千名总裁、万名高管”教育培训工程,组织民营经济学院各类培训、研学活动11次,培训1892人次。为企业用地“护航”,深入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1-10月整治低效面积4.16万亩;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同比增长47.7%,排名全省第1。(来源:金华市减负办)
衢州:探索“政采+”模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今年以来,衢州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充分运用好“政采+”模式,加快推进政府采购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效能,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政采+服务”给企业“省心”。落实政府采购数据应用全省试点项目建设,将数据分析和实际业务紧密结合,采购单位合同公告平均时长由56.8天缩短至24.1天,中标供应商合同签订效率有效提升。
二是“政采+智管”保企业“安心”。结合衢州实际,动态构建全方位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异常预警-处置跟踪-整改问效”的工作闭环,实现政府采购数智监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良性循环,政府采购合同支付及时率同比提升20%以上。
三是“政采+助企”送企业“暖心”。全力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预留份额从30%提高到40%。顶格落实取消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费用政策,今年以来,全市面向中小企业的金额为33.55亿元,占比93%;取消相应费用后降低企业资金占用达9.8亿元。
四是“政采+金融”强企业“信心”。全市域推广“衢融通”和“政采云”平台相结合的融资模式,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信用评价体系,实现精准数据匹配、分层画像,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政采贷等金融支持业务2574笔,涉及资金1.7亿元,业务笔数同比增长25.9%。(来源:衢州市减负办、衢州市财政局)
舟山:送政策优服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为充分释放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舟山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助推税费服务再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广开渠道,政策宣传出实效。深挖海岛特色,依托热门海岛旅游目的地,举办“春日税收集市直通车”“春风税宣航线”等活动,同步推出税收IP形象和文创产品,累计开展海岛税收集市5次,发放各类税收文创产品3400余份,辐射旅客超过1.2万人次。深化税媒合作,全市系统在省级以上媒体开展减税降费相关报道33次,其中央视报道2次,其他央级媒体报道4次,在舟山税务微信公众号刊发政策解读长图59条次。
二是线上线下,辅导培训全覆盖。“云端”连线解难题,依托“蓝海税音”“定海山”直播间开设云端课堂,常态化开展税费优惠政策专题直播。全年开展相关直播16场,共吸引了11000余人次在线收看,“云连线”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涉税费疑难70项次。走访入户送政策,开展办税缴费流程优化体验活动7场,“走流程、问需求”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辅导活动23场,走访企业纳税人4300余户次。同时,利用浙江税务征纳沟通平台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精准宣传,覆盖纳税人1.7万余户次。(来源:舟山市减负办、舟山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