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减负降本 > 经验交流

“浙里减负”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一)

发布日期:2023-12-14 15:35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等有关要求,12月4日起,“浙江经信”微信公众号开设【“浙里减负”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栏,宣传各地各部门减负降本典型做法、举措、案例等,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提振企业信心,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提供积极支撑。


【部门篇】

省发展改革委:加强涉企价费监管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切实助力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涉企价费监管,大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切实助力企业降成本减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通过完善电力交易规则、加强煤电联动、确保外来电量价稳定等举措,推动降低企业电价,1-10月企业电价同比去年降低1.1分/千瓦时。全年累计对不满1千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用户减免天然气容量电费约4亿元。

二是推动降低部分涉企收费。按照现行标准的70%收取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变更注册和延续注册费。按现行标准的80%收取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组织开展水电气、发改系统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回头看,巩固涉企收费治理成果,持续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四是积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编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举措清单,多部门联合开展公平竞争政策清理等系列专项行动,修订和纠正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制定招投标领域“七个不准”,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省民政厅:坚持铸魂提质 强化赋能增效助推三个“一号工程” 展现社会组织担当

省民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助力省委省政府三个“一号工程”狠抓提质增效,展现社会组织价值和贡献担当。

一是着力铸魂强基,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强化党建统领,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市、县(市、区)党委书记述职内容,出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标准》等相关制度。推进清廉建设,制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把牢“关键少数”政治素质,制定清廉建设评价指标,修订范本将清廉建设载入章程。落实监管要求,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推动收费治理向纵深推进。

二是着力规范赋能,持续提振能力动力。出台《关于促进社会组织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加大信用监督,建立“红黑灰名单”信用管理制度并推广应用;加大资金投入,近五年全省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金超27.3亿元,今年起首次拨付1142万对省级品牌社会组织等给予奖补。

三是着力激励引导,持续发挥功能作用。谋划部署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举办专题培训班,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助力“两个先行”。桐乡市电商协会举办年度博览会,实现订单50万余件、销售9000余万元;义乌市文化用品协会创办中国义乌文具礼品展累计现场成交额超43亿元,今年首次抱团出海举办2023东盟印尼文具礼品博览会;三门县冲锋衣协会注册“三门湾”集体商标并培育自主品牌130余个;省物联网产业协会参与制定相关标准110多项;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注重行业自律,创会至今未发生一起非法集资、暴力催贷等恶性事件。

据初步统计,全省6455家行业协会商会联系会员企业155万家,2023年为会员和企业减负超8582万元;通过宣讲、咨询和培训等工作在本行业落实政策文件2084件次;通过招聘会、对接会等方式帮助行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3.8万人;举办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洽谈会1157场次,累计达成意向金额534亿元。(来源:省民政厅)


【地市篇】

宁波:提信心 降成本 促规范 协同发力减负担

一是强宣传,提信心。依托宁波市企业综合服务大平台,将各级政策梳理分解,多渠道向企业推送。开展政策巡讲巡播,针对乡镇街道、小微企业园、行业协会等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小型化“定制”巡讲巡播活动。今年以来,推送政策87.9万次,累计阅览731.4万次,各地各平台载体已举办系列助企活动300余场,惠及企业3.05万余家(次)。

二是多举措,降成本。全面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1-10月为全市34万家参保单位减负8.85亿元。试点建立2个“电力交易咨询服务站”,帮助企业解答电力交易、电费及用电相关问题,1-10月为低压工商业用户减负5451.22万元。通过“大数据+名单制+场景化”,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督促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截至9月,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259.92亿元,1-10月共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3.7亿元。

三是齐合力,促规范。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数1700人次,为企业减负金额802.88万元。开展新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认领、基本目录管理、实施规范管理和办事指南管理维护工作,截至目前,市本级共认领行政许可事项1103个,基本做到“能认领尽认领”。(来源:宁波市减负办)


湖州:“三力”齐发助企降本增效

今年以来,湖州市深入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打好“益企减负”系列工作组合拳,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截至10月底,累计减负139.9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是政策扶持发力,减负纾困有“速度”。出台《湖州市支持企业稳生产拓市场扩投资助力“开门稳、开门红”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等重磅政策。探索财政资金“一键改革”,迭代升级“政策一键兑”,相关做法获王浩省长批示肯定。截至目前,已高效兑付各类惠企资金27.2亿元,惠及企业10561家次。

二是优化服务给力,减负纾困有“精度”。在全省率先组建“企小帮”志愿服务队,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常态+定制”“培训+服务”的志愿服务模式,获批全省中小微企业志愿服务试点。自成立以来,已招募专家志愿者163名,累计开展志愿助企服务活动近580场,服务企业超万家次,其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

三是专项行动助力,减负纾困有“温度”。全力推进化解政府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今年已核实协调14起投诉案件,涉及资金7748.34万元,已全部清偿处置到位。加强涉企收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90人次,检查单位115家,发现违规案件数1起,已立案处罚,违规收费金额8.05万元,已全部退还,罚款7.24万元。(来源:湖州市减负办)


嘉兴:做好减负三篇文章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写好“政策减负”文章。持续推动国家、省级、市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落地;出台《关于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联合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企业名单制定工作,已累计审核推荐2800余家企业申报享受政策;组织各地对惠企政策进行梳理,建立完善各地政策库和本地企业库,推动政策“直通、直达、直感、直享”。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233.8亿元,惠企政策兑付金额30.01亿,惠及市场主体662.8万家次。

二是写好“创新减负”文章。创新思路,谋划推出企业降本增效九法,如开展“海河联运”,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率先打造“光伏+储能+虚拟电厂”三位一体,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创新推出“零工市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全域优化土地供应,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链上伙伴”协同发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科技引领创新赋能,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实施“安居工程”,降低企业用房成本;优化流程“审批加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写好“服务减负”文章。深化“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市县镇三级选派助企服务员4407名帮扶10076家企业,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2248个,解决率98%;开展各类暖企助企惠企服务活动1102场次,服务企业54890家次。联动市县开展“十链百场千企”产业链对接活动,累计举办活动104场,参加企业12741家,对接订单346.7亿元、融资额度63.1亿元。(来源:嘉兴市减负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