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共同富裕 > 工作情况

聚力高质量 奋进共富路
全省锚定建设制造强省、“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砥砺前行

发布日期:2022-04-19 08:59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浙江从制造业起步,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见长,这既是浙江富民强省的奥秘所在,也是浙江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003年6月24日,全省工业大会上的殷殷期望,言犹在耳。

时隔17年,2020年3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1年3月,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新发展阶段浙江制造新优势。

同年,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共同富裕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产业。其中,制造业又是三次产业中的“顶梁柱”,制造业强则经济兴、百姓富。

知来路,守初心!新使命,启新程!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省经信人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以纵深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为主引擎,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为主阵地,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主战场,以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主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球数字变革高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春天出发,时代大潮澎湃,浙江制造步履铿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创新升级,新起点上,浙江制造正昂首挺立、蹄疾步稳地奋力行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上。

与时偕行天地宽

数字赋能澎湃无限动力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步伐提速,不仅孵化了新的业态、激发了很多创新,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催生了新的空间。

走进位于临平区国家级余杭经开区的西奥电梯未来工厂,50余条数字生产线同时开动,从上料到下线实现24小时全自动运行,最快2分钟,一台电梯的主要零配件就能完成;“数字孪生”技术让生产过程中的瑕疵故障无处遁形,产品则从原材料、加工、装配、装箱到发运品控可“一码追溯”全数字化溯源……这个累计投入数十亿元打造的“未来工厂”,结合5G、AI等前沿技术,信息化率近100%,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单台(套)电梯生产水电气综合能耗下降33%。

数字化推动制造升级,让先进制造从盆景变风景,浙江一直在努力。

当前,浙江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30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现已上线试运行13个。同时,开展36个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累计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23家、“未来工厂”32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底的全国工信工作会议上,我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做法,作典型发言。”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说。

2022年是数字化改革“大变样”之年,是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也是数字经济系统奋起直追、全面跨越之年。

时不我待,全省经信系统正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全面落实国家、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接下来,浙江还将通过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举办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成果展等,推动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系统化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出台加快数字化改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化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说。他进而举出一串数字,2022年浙江将培育“数字工厂”8家、“未来工厂”15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0家,新增云上企业100家、工业机器人1.5万台。

“大变样”之年,浙江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万亿元,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5家。

风劲潮涌逐浪高

专精特新“小巨人”释放“大能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浙江正着力打造的一张金名片。

浙江拥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较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浙江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佼佼者。

别看它们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小而美、小而强。没有它们,产业链供应链就有了裂痕。浙江致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这些“小巨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专注微型高性能涡轮风机研发生产的贝丰科技十年磨一剑,成为亚洲唯一一家能够生产重症呼吸机用涡轮风机的企业。在近年来抗击疫情中,贝丰科技抓住机遇、强化创新,获得了飞速成长。

一直以来,我省积极引导全省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小升规”“双倍增”“放水养鱼”“雏鹰”“单项冠军”等行动,形成“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体系,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

截至目前,在工信部评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中,浙江分别有470家和149家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当前,浙江已将“专精特新”企业列入培育重点对象。预计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0家左右,建立形成动态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日前,我省已出台《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续还将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系列专项服务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支持和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行稳致远启新篇

腾笼换鸟“旧巢”引得“新凤”栖

在浙江,不少曾经的低效用地,正在变模样。

走进海宁经济开发区东区的“智慧港科技产业园”,这块曾经承载制革、印染、化工、纺织等产业的土地,产出低,污染相对较重,亩均税收仅1.4万元。如今,同一片土地上,将规划一个总占地4600亩的智慧港科技产业园。从今往后,泛半导体、航材精密加工、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唱起主角”,预计5年后产值将达300亿元。

去年8月30日,浙江启动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出台了《浙江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根据该方案,浙江将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坚决打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大力实施淘汰落后、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四大攻坚行动。

“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是实现提质扩量增效的关键一招,必须举全省之力打好这场硬仗。”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说道。

这场硬仗背后,是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雄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国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谋划早,行动也早。早在2003年,浙江就在“八八战略”中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浙江更是把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发展制造新优势的总抓手,常抓不懈。

目前,聚焦“415”产业集群建设,浙江已形成产业规模超100亿元产业集群108个、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17个,其中占全国产业规模比重超过10%的制造业集群8个。

随着“十四五”的大幕拉开,浙江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将继续锻造浙江制造实力;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也将朝着建设制造强省、“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勠力前行。

拾级而上,步伐矫健。放眼未来,满怀期待。

来自《浙江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