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巧仙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金54号)收悉。您在建议中分析了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存在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经商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产业整体谋划。《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中医药强省;2021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9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浙江省中医药条例》;2021年以来,省级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浙江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均将中医药数字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谋划。
(二)数字赋能产业发展。以全省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指导磐安县建设中药产业大脑,开发产业全景分析、浙药通、智慧中药房、数字药博会等7个子场景。自3月20日上线以来,平台已注册用户1.52万个,日活跃数3600人,促进药农整体增收37%以上。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省中药材产业协会联合打造“浙产好药”中药材生产管理溯源(GAP)系统、“浙产好药”数字化服务平台,覆盖丽水、衢州、台州、温州、金华等9个县市95家中药材生产基地。支持佐力百草大健康智慧煎药平台等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建设。积极支持磐康药业产地药材及中药饮片一体化加工数字化车间、佐力药业中药配方颗粒(提取)数字化车间、正大青春宝中药固体制剂智能化工厂等中药领域的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加快建设。
(三)开展中医药数字化标准建设。全面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提升项目,制定中医处方、电子病历、中药饮片、中药制剂、非药物疗法、饮片规格等级等六项标准,完成6家省市试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实现与卫健委信息中心实时数据传输,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医处方标准化数据中枢。
(四)建设线上名中医服务区。基于“浙里办”、“浙政钉”打造“浙派名医堂”,开辟浙派中名医服务区,实现在线中医专家查询挂号、体质辨识、在线复诊、中药代煎配送、知识普及和智慧医保结算“一站式”服务,推进中医医疗流程再造和服务迭代升级。
(五)加大财政政策支持。2021年、2022年省财政分别统筹安排6300万元、8590万元,共对中药产业在内的33个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示范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对以设备投资额为标准计算政府补助、奖励资金的技术改造项目,允许各地可将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出的数字专用设备、物联网等设备购置安装、软件及信息系统购置、设计检测、第三方工程服务等费用纳入设备投资额计算。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中药领域数字化改革。强化数字化改革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产业生态,支持地方政府会同领军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建设一批场景应用,开展中药饮片数字化编码,加快上线运行和推广应用中药产业大脑,实现与“浙里中医”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有序融合和有效开发利用。支持中药企业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
二是强化全流程质量监管。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推动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应用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全产业链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开发完善道地药材产地监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销市场对接等应用场景,推广“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区域煎药中心”“一站式”智能药事服务及其质量追溯体系。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生命健康重大科技专项,鼓励中药新药研发企业积极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生产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予以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消费品处 皇甫文斌
电 话:0571-87058224,传真:0571-87058111
邮政编码:310007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