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省委会:
贵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7号提案《突出“道地性”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收悉。贵委在提案中分析了加快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存在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对此我厅十分重视,经商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药监局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强化政策引领,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我省高度重视和保护中医药发展,建立省中医药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组建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专班,推动成立省中药产业传承发展战略联盟。2021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9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浙江省中医药条例》;2021年以来,省级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浙江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均将中医药“道地性”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谋划,大力培育新老“浙八味”等道地优势产区,引导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结合现代农业“两区”和“一区一镇”建设,培育了磐安县新渥、淳安县临岐、武义县白姆乡、象山县贤庠镇等4个省级以上中药材特色农业强镇,打造磐安“浙八味”药材交易市场和淳安千岛湖中药材市场等,认定龙泉市、乐清市、淳安县、武义县等一批新老“浙八味”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以来,省财政厅将武义、磐安、松阳等地纳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范围,相应安排省级奖补资金予以支持,并鼓励各地以重点项目实施为抓手,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浙贝母、元胡、灵芝等中药材产业发展,2014年起,全省开展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目前省级特色产品已达四类42个品种(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和其他),市、县特色保险品种2021年已达81个;其中,中药材已纳入省级特色品种目录。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施了国家“浙八味”道地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021年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材生产向聚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二)强化标准制定,创建高品质中药材基地
我省制定实施《道地药园建设通用要求》《浙贝母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杭白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等30多个省级地方标准,促进了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制定2项国际标准《中医药 灵芝》和《中医药 铁皮石斛》,两项国际标准已在美国、德国、日本等31国家(地区)应用和互认,同时促进了灵芝、铁皮石斛的国际贸易,近两年出口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制定《浙江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提升标准》30多个团体标准,促进了浙江道地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为我省“药材质量确定市场价格”的行业定价机制提供依据和服务。制订《浙江省规范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中药材指导意见(试行)》,支持我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可自收自制或向具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产地加工企业采购我省品种目录内的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中药材,用于中药饮片生产。开展新“浙八味”遴选,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成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列入“浙产名药”(中成药)品种有13种,“浙产名药”(中药饮片)品种有10种,上榜名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
(三)优化结构,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药材品种审(认)定工作,截至2022年,40个中药材品种通过我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各地共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99个,规模面积6000余亩,良种应用增产10%-15%,在源头上保障了中药材质量安全。丽水建成“华东药用植物园”,于2021年4月正式开园,是我国集中药资源保护、中医药文化科普、产学研基地的生态类型最丰富的药植园。组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和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专家服务团队,为全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连续组织实施了三轮省中药材产业技术项目,在桐庐、淳安、衢江等县(市、区)安排黄精技术项目10多个;组织实施二轮省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重点围绕适宜良种繁育、绿色生态化技术、产地精深加工等环节展开全产业链研究和应用,在今年实施的第三轮项目中安排了《黄精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连续举办“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中药材技术)培训班”,发布省中药材主推技术,其中2021年推广的“浙产道地中药材生态化生产技术”“铁皮石斛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面积达32.24万亩,实现总增收3.04亿元,有效提高了道地药材产量品质,带动农民增收成果显著。
(四)强化品牌建设,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我省加强道地药材品牌保护和发展,目前已有“江山黄精”“建德西红花”“龙泉灵芝”等19个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磐五味”商标获得了驰名商标保护,寿仙谷灵芝等4个获得“三无一全”品牌产品。联合举办“2021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分别召开浙江省中药产业发展大会、浙江省道地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道地精品药材展示展销和黄精产品对接等系列活动,合力推进“浙产好药”品牌创建和提升。同时举办了两届“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三届“浙江省十大药膳”评选活动、2021精准中药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中国·江山黄精产业发展论坛等,扩大了“浙产好药”品牌影响力。
(五)强化全程溯源,完善全链条闭环管理
我省强化中医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指导磐安县建设中药产业大脑,开发产业全景分析、浙药通、智慧中药房、数字药博会等7个子场景,提升全链条精准服务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推动中药产业监管和服务融合创新、优质与优价并行发展,实现产业资源的智能分析与配置。“浙中药”监管子场景,实现从种植、初加工、制药到流通全链条闭环管理; “浙药通”线上交易平台依托大脑的产业链体系建设,提供种子种苗、供求信息、招标竞价等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智慧中药房模块保障中药材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口头”;数字药博场景结合浙江省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在疫情期间,方便不能到场参加的药企进行交流和展销;另外,通过“浙里办”提供揭榜挂帅、共享检测、专家咨询、磐药e贷、仓单质押、磐药e保等科技和金融服务。自3月20日上线以来,平台已注册用户1.52万个,日活跃数3600人;提升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约15.6%,促进药农整体增收37%以上,实现产业生态良性循环,为山区县找准共同富裕路径、浙江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作出了积极探索与贡献。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引领,推进产业做大做强。贯彻《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浙江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调整优化全省中药材生产布局,凝聚优势要素资源向中药材产业集聚,加大中药材专项扶持力度,培育道地产区和道地品种;大力推进中药材“产地道地化、发展集约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管理数字化”,积极构建“浙产好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体系。组织实施大型药企开展“百企联(建)百园”,支持建设“道地药园”、“三品一标”示范基地等,加强中药材“共享车间”的试点扩面和产地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建设,提升“共享车间”和“共享仓库”服务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扩大药企原料基地化供给能力。实施“浙八味”道地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立“浙产好药”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力争在数字化服务、中药材科技创新、质量等级标准、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进一步突破,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和主导产品核心竞争力。针对性开发专属保险产品,推动山区中药材种植、价格指数、农业设施等农业保险扩面增量。
二是优化结构,完善标准,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切实加强野生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发布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建立一批资源保护圃和原生境保护抚育区,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机制。充分发挥省、市、县中药材产业专家团队的科技创新服务作用,围绕大宗常用、药食同源类,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推动各地把优良种子种苗推广纳入政策性补贴,提高种子种苗商品化率和良种化进程。实施好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及产业技术团队项目和“三农九方”科技协作项目,加强中药材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研究和集成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突出道地药材,加快研究制订种植技术、种子种苗、产品质量等级、“道地指数”等标准,以及白术、西红花中医药国际标准,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标准化技术覆盖面。加强中药材生产投入品监管和产品质量监测,保障产品优质安全。积极推进我省中药材及饮片“优质优价”体系的建立,促进道地中药材保护发展。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和品牌建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合力构建“浙产好药”全产业链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开发完善道地药材产地监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销市场对接等应用场景,推广“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及时服务。积极培育新老“浙八味”区域性公共品牌的注册和保护,引导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搞好商标注册和保护,实现品牌赋能产业升级。持续办好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磐安)、中国浙西(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博览会、“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等,加大“江山黄精”等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市场影响力。积极推进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黄精等食药物质的试点工作,加强产品的研发,丰富健康产品类型,持续开展“浙江十大药膳”评选活动,打响特色药膳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拓展产品市场,完善省内产地市场布局,推进市场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推行网上销售,拓展国内重点市场和“一带一路”等市场,更好地实现“浙产好药”走出去。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浙江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消费品处 皇甫文斌
电 话:0571-87058224,传 真:0571-87058111
邮 编:310007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