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减负降本 > 经验交流

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在行动︱浙江:衢州市助力企业实现电力接入“零成本”

发布日期:2022-11-18 11:38 信息来源:运行处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于11月前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降费减负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精心组织实施自查自纠和整治工作,现将部分地方、部门工作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参考。


衢州市发改委深入探索助企减负降本路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明确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缩短企业电力接入时间,节约企业电力接入成本,多措并举推进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收费清理,有效减轻企业电力接入环节负担。

一是分类分担,实现电力接入“零成本”。出台《衢州市级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意见》,实行“分类实施、按实结算”的统建模式,将电力接入工程分低压小微企业项目、储备土地项目和其他项目三类。其中,低压小微企业电力接入工程由供电公司出资建设;储备土地项目电力接入工程费纳入土地储备成本,由属地政府出资;其他项目由供电公司承担电气工程投资,属地政府负责土建投资。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低压小微企业8023户、高压中大型企业13户,减少接电成本超8461万元。

二是起点前移,实现电力接入“再提速”。实施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让企业的用电起点从原来的“申请用电”阶段前移至“土地出让”阶段,变“项目等电”为“电等项目”。政府部门将项目立项信息第一时间告知供电公司,根据分担机制进行资金拨付,委托供电公司提前建设电力接入工程,确保落地项目开工前具备快速接电条件。如浙江普康化工有限公司厂房搬迁项目通过该机制仅用时半个月就完成开工前电力外线接入,具备了随时接电条件。

三是数字赋能,实现电力接入“线上办”。借力“多审合一”等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在全省首创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信息化平台,实现代建申请、项目评审、资金拨付等流程线上办理,有力支撑机制稳步高效落实。同时,强化主动感知,在储备土地出让或划拨前,由土地储备(征收)管理部门在线录入储备土地相关信息,动态、精准触发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流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已有8家企业在线上流转,将节约企业电力接入成本约3633万元,平均环节处理时效同比提升了近66%。

四是督查督办,实现工程接入“全覆盖”。根据全省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专项行动要求,衢州市发改委聚焦清理规范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收费,协同市供电公司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摸排。摸排发现,自2021年3月1日起,市区共有6个项目符合电力接入工程分担机制,本应纳入土地储备成本,但实际由企业出资建设,涉及金额约318万元。市发改委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整改措施,多次多途径督办推进整改,确保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全覆盖、真落实。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