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地方风采(已归档)

绍兴市无管局:以众包无线电监测为抓手,积极探索无线电管理数字化改革

发布日期:2021-09-03 16:27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当前,浙江在省委袁家军书记“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现代化先行”擘画蓝图下,乘势而上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无线电管理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绍兴市无线电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挖掘数字潜力,在多个领域做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无线电监测方面,有效利用社会公众资源,全省率先试点出租车众包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正在全省逐步推广。

一、当前无线电频谱监测的现状与挑战

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绍兴市实现了“三县三区”中心城区监测覆盖,基本构建了“九站二车一中心”和“固定、移动、搬移、便携”四维一体化监测网体系。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各类无线电设备的层出不穷,监管对象变了,工作方式和要求变了,技术设施建设运维跟不上,无法掌握重点区域动态、准确、全面的频谱监测功能,无法掌握重点频段时域、空域、频域等多维度的频谱态势。尤其是采集的大量无线电监测数据,只是形式上的数据大,而没有实现真正的大数据,缺少数据的融合,无法用于有效的各类数据分析,与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管理不适应。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绍兴局积极探索无线电管理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引入众包无线电移动监测项目,开展试点建设,破解管理难点痛点。

二、实施众包无线电监测的路径探索

众包无线电移动监测,主要是指除无线电管理部门自有移动监测车以外,利用社会公共交通平台搭载无线电监测设备进行移动监测,实现无线电电磁环境时域、频域、空域上的无缝监测和数据采集。

在开展众包无线电监测过程中,绍兴局进行了多次路径探索与尝试。一是利用现有无人机空中监测平台开展监测。早在2018年,绍兴局就建设布局了一套空中监测平台,但受限于飞手操控、供电续航以及飞行管控等众多难点,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监测覆盖。二是与当地大疆公司合作开展监测。利用大疆多旋翼无人机每天定时定线在空中采集各类数据,项目内容除涉及无线电管理部门外,还涵盖公安、交通、环保、水务、河道、消防、气象等多个部门,但由于低空管控等因素也未实现。三是开展公交车定线定时监测。考虑到空中监测的各种问题,绍兴局将目光锁定到地面交通领域。在公共交通领域中,首先考虑的是通过公交车来开展定线定时监测。但经过调研,发现公共交通电力线路改造和外接设备等涉及社会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公交公司的有效支持。四是开展出租车众包监测。总的来说,出租车出行路线随机,可以覆盖城市的大部分区域;工作时间长,可昼夜工作,每天平均工作20个小时左右;受运管和出租车协会等部门管理,公司化运作方便协调,设备安全有保障。相比较而言,出租车领域社会化程度更高,覆盖范围和时间更广,设备一致性更好。

绍兴局最终选择了出租车领域实施众包无线电监测。利用出租车的覆盖范围和机动灵活,把无线电频谱态势分布做到20-50米级的颗粒度区域分辨率,把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情况变得一目了然。

 众包系统实现投放区域监测覆盖

三、开展出租车众包无线电监测的实际成效

一是强化了无线电监测能力。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要有力提升无线电监测能力水平,更好地发挥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依靠众包监测系统,绍兴局多次快速查处“黑广播”、航空GPS等干扰,在工作时效和工作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了无线电监测体系。众包监测系统进一步拓展了辖区无线电监测覆盖范围,弥补了固定监测覆盖盲区,在保障航空、铁路、水上等重要无线电安全方面发挥了强大效用,是现行以固定站为支撑的传统监测网体系切实可行的有效补充。

三是提升了无线电管理水平。众包监测系统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的特性,有助于科学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有效提高了无线电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改变了传统无线电管理模式,也是构建新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同时,系统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围绕数据要素转化,释放数据生产力,对提升政府公共数据服务能力、数据治理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出租车众包无线电监测系统在绍兴试点成功后,已经在全省逐步推广。目前绍兴和杭州已投放了十多套出租车众包移动监测系统,2021年将在温州、金华等地进行推广,2022年还计划在嘉兴、衢州、丽水等地推广。众包监测系统正在成为无线电管理领域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共享型、数据驱动型政府部门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