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小微企业园 > 经验交流

温岭市建管并举 高质量打造特色产业小微园

发布日期:2021-02-07 17:12 信息来源:企业服务处 浏览次数:

小微园建设和管理是引导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全省第一批小微园建设提升重点县(市、区),温岭一手抓规划建设,一手抓管理提升,高质量打造特色产业小微园,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投运小微园51个,占地3500余亩,厂房面积32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1200余家,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在建小微园8个,占地面积近600亩,计划建成厂房面积100万平方米获评省级数字化示范小微园4个、省星级以上小微园3个,数量居全省县(市、区)前列。主要做法有:

一、瞄准用地保障突破口,盘活小微园发展空间

一是三改一拆”“四无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770万平方米,直接用于建设小微园28个,占地达1700余亩。此外,在全域改造产业升级试验区中,规划了5个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鞋业小微园。二是鼓励村集体将的工业用地进行整治复垦,腾出用地指标到异地用于小微园开发,推进建设用地指标化零为整。目前,全市共落地3个占地337、规划4个占地800亩的飞地小微园。三是全力挖掘存量闲置土地,创新优化零地技改政策,全面推进零星地、边角地整治,4有效利用新增指标205亩,盘活存量用地2000亩,腾挪空间后连片开发建设10个小微园。

二、按下数字赋能“加速键”,构建小微园智慧平台

一是建立数字管理新体系。累计投入150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县域小微园大脑11个镇级小微园管控平台和5个数字化示范小微园管理平台,形成市、镇、园三级数字化管理体系。二是开启数字场景新应用。不断推进入园企业上云,累计实现小微园上云企业580家。优化完善企业网上服务中心功能,轻松实现政务代办、法律咨询、工商财税、人才招聘等服务。三是优化数字发展新环境。加快小微园“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温岭汇富春天小微园作为台州市首个华为5G创新应用试点园区,已将5G应用于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园区运转效率。

三、下好管理创新“先手棋”,推进小微园提档升级

一是坚持标准化管理。出台《温岭市小微企业园管理和评价试行办法》等专项扶持政策,对全市已投产小微园和入园企业实行标准化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入园评价选择机制和有机更新退出机制,综合系统解决小微园无头管理、无序生产等难题。泽国机电创业园的工业地产--小微企业园建设服务一体化标准化试点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系全省首个小微园建设、服务标准化项目。二是坚持专业化运营。积极引进优秀专业运营机构,主动培育本地运营公司,开展泽国机电创业园、大溪沙岸小微园以及温峤上街工量刃具小微3个专业化运营试点,力促小微园区提档升级。目前,已有8个园区实现专业化运营。积极推进入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60家企业达到基础规范管理创建要求、22家企业达到精细化管理创建要求。三是坚持集成化服务。我们硬性规定小微园非生产性用房面积不低于15%,用于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级行政服务中心下沉小微园试点,设立4个营商服务政务服务站,为驻企业提供高效便民的“一站式”审批服务。

四、吹响产业集聚“集结号”,夯实小微园产业优势

    园区建设最终是为了集聚优势产业,为此我们采取以下系列举措一是降低入园成本。积极探索村集体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开发、工业地产开发、企业联合开发等多元化模式,切实有效降低企业入园成本。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地+先租后让供地模式,以精准供地大幅降低优质企业用地成本。二是做好评估评价。对积极升规企业、技改企业、绩效评价A类企业等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并从2018年度开始,着手对小微园及入园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三是加速产业集聚。按照产业布局和地理区位,将全市小微园划分为四大园区集群,实施主导产业企业集中入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入驻4年来围绕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工具、鞋业等主导产业共建设8个配套小微园,集聚企业800余家,产业链强链补链效果明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