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 热点专题 | > “六稳”、“六保”专题 | > 工作情况 |
“企业资金断链怎么办?”“如何快速获得银行放贷?”针对疫情以来制造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8月5日的企业码余杭专区启用仪式暨金融护航余杭制造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为余杭企业送来了融资“及时雨”。
这是余杭区利用“企业码”数字赋能,持续深化“三服务”的创新载体,也是加强政银企协作,合力推动余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本次活动采用线下对接+线上直播形式,余杭区全部48家银行机构一级支行负责人及1180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同台、同屏参加,精准高效对接投融资需求。
余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夏林出席并致辞,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徐瑞君,省经信厅、浙江银保监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
“在实体企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企业引来金融‘活水’、注入发展‘暖流’,同时以此为契机为政银企对接建立一项长效机制。”余杭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融资对接活动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浙江博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对接活动,他们获得银行授信6亿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博多森谷产业园数字化转型项目。
据悉, 现场共有5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总计16.85亿元。活动期间,余杭区经信局与48家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护航余杭制造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围绕余杭区重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工厂物联网等制造业项目,以项目建设企业主体为服务对象,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合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政策协同和联动服务,以“五年金融助力1000亿”为目标,助推余杭区工业企业加快完成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进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天企业码余杭专区正式启用。此次对接会正是依托专区功能,将金融服务送进专区版块,将“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码”完美“嫁接”,有效解决了融资手续繁琐的“痼疾”,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方便快捷的余杭特色金融产品,如税银贷、快抵贷、出口退税贷等。
目前,余杭区已有96000余家企业申领了“企业码”。针对区内企业急需的、高频使用的应用场景,已开发上线“码上名片”、“码上政策”、“码上直办”、“码上金融”、“码上成长”、“码上服务”、“码上学堂”等七大功能。
“下一步,我们要在真建真用、持续优化上下功夫,坚持企业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做细应用解读,做实推广工作,让社会各界知‘码’、扫‘码’、用‘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余杭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对接活动只是一个开始,余杭将以区工业专班为依托,以企业码为纽带,通过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形成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机制,千方百计破解政策落实“中梗阻”,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同时,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找准金融工作着力点,进一步争取信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全力“续写”保企业融资通畅工程,政银企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