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莉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93号提案《关于推进区块链建设及应用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深入剖析了我省区块链技术探索与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我省情况帮助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建议,为我省区块链健康发展开拓了路径。我厅高度重视,组织专题调研,并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等单位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区块链发展基本情况
我省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先发省份,区块链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给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我省的区块链产业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已形成颇具影响力的区块链产业链,具备竞逐全球区块链产业高地的基础和条件。
(一)产业地位初具雏形。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统计,我省备案登记区块链企业140家,有投入产出的51家,数量均居北京、上海、广东之后,位列第4。据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披露,有8家杭州企业入围2018年百强企业,数量位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我省区块链呈全产业链布局态势,从芯片矿机到底层平台,再到行业应用都占有一定席位,拥有蚂蚁金服、万向区块链、复杂美科技、趣链科技、数秦科技、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云象、巴比特、秘猿等10多家业界知名企业,以及嘉楠耘智、翼比特2家全国前五的芯片矿机产商,杭州区块链头部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三,奠定了杭州区块链相对领先地位。
(二)企业创新实力渐显。依托高校和领军企业,先后成立如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之江区块链科技研究院、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等7家研发机构,在区块链底层平台和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据“2019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披露,蚂蚁金服以1005件专利位居全球第1,杭州复杂美科技以172件位居第7,杭州趣链科技以77件居第18位,宁波的布比、众享比特等企业均拥有5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陈纯院士领衔的杭州趣链科技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国产自主可控区块链平台研发的企业,推出了Hyperchain、飞洛等6个自主可控底层平台,实现了在金融、司法、认证、政务多领域的垂直应用。蚂蚁金服自主研发了蚂蚁区块链开放云平台,与国外区块链龙头企业Hyperledger开展跨链合作。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承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总局等重点项目,建设数字票据、跨境金融、金融司法等基础平台和设施,推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开放许可链平台—络谱区块链登记平台,在司法破产管理服务、防伪溯源等方面具有很强实践价值。
(三)应用领域多元拓展。当前,区块链技术已从已从单一数字金融延伸至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在金融领域,杭州银行与平安壹账通公司合作开发供应链平台,加强了数据传递的安全性,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客户的隐私信息;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杭州联合银行合作,实现业内首笔跨行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并作为区块链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工信部发布的《2018 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在跨境支付领域,2018年6月,蚂蚁金服开通第一条基于区块链的跨境通道,支付宝香港公司联合菲律宾电子钱包GCash上线全球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服务,实现了香港和菲律宾之间秒级到账的汇款体验。在电子票据领域,去年6月,支付宝与省财政厅、卫健委等合作,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目前已上线11家综合性医院,预计年底前覆盖省内100多家医院。
(四)产业平台支撑有力。目前全省已有7家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区,杭州西溪谷区块链产业园,由杭州城投资产管理集团投资运作,旨在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中国(萧山)区块链创业创新基地,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萧山区政府、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投资2000亿元,占地8.42平方公里,旨在推进区块链技术和项目落地。中国杭州区块链产业园位于余杭未来科技城,配套100亿的雄岸全球区块链创新基金,已有 10多个项目入驻。杭州区块链产业园位于钱江世纪城,由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和华媒控股联合打造,物产中大、浙大网新、杭州银行等20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区块链技术应用产业联盟。宁波保税区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拟打造产业集聚、孵化、培训、区块链试验室以及相应商务配套于一体的金融科技生态链,目前已入驻近10个项目。
(五)应用拓展难题依然存在。目前全省区块链发展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路线、阶段目标和发展方向尚不清晰,存在技术异构、规范不统一和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区块链配套法律、制度规范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区块链技术市场整体认知度还不够高,部分企业热衷于利用发币机制进行融资,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的名头,从事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误导社会把区块链等同于虚拟货币。
二、推进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举措
我省高度重视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培育,在推动区块链健康发展方面,积极出台省级指导意见,加强部门协作,贯彻行业指导,拟定标准体系,多措并举打造区块链发展高地。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指导。2018年底,我省率先印发《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产业培育的指导。2019年“浙江省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在浙江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同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对我省区块链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未来趋势发展、区块链安全监管等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动浙江省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实体化运作、区块链技术科普读本编写等工作。指导区块链协会开展多期区块链技术应用培训班,在全社会普及区块链基础知识。2020年,我厅赴各有关单位开展区块链应用场景调研,谋划区块链发展规划。我省组织多次区块链工作推进会,研究开展我省区块链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项目)管理规范制定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省区块链技术发展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制定工作。
(二)推动融合应用,积极发展产业。我省连续两年将区块链列入软件创新能力发展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之一,鼓励申报地区积极开展区块链应用试点,同时,将区块链基础平台纳入“新基建”重大平台范畴,鼓励企业建设BaaS平台。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和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鼓励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金融重构传统业务介质、创新业务模式,基于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交易溯源等场景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平台已在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得到广泛深度应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趣链科技基于联盟链技术开发上线“善踪”慈善捐赠溯源平台,为疫情中慈善捐赠提供全链路可信、高效解决方案,确保每一笔善款都能捐助到位、有迹可循,提升了社会对公益慈善的信任与支持。浙商银行首创应收款链平台,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数字凭证”,并推出了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款链平台,落地应收链平台数量、应收款链保兑余额较上一年分别增长53.12%、19.98%。
(三)加强部门协作,探索标准制定。结合浙江区块链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我省于2019年10月开始筹建“浙江省区块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加强与国际、全国区块链标技委沟通合作,组织和引导我省区块链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围绕我省区块链应用场景,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目前,我省区块链标准体系架构已初步搭建完成,《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团体标准)已完成草案编制工作。同时,我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其中,蚂蚁金服集团主导和参与了9项区块链国际标准项目,趣链科技参与了9项国家、行业标准以及IEEE《区块链数据格式》起草工作。基于区块链技术身份认证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也获得立项,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今年还将开展多层链机构、电子票据、商品溯源、版权登记、医疗、政务、司法、身份认证等领域不少于14项标准起草工作。
(四)坚持趋利避害,强化监管治理。我省秉持“管得住、用得好”的工作理念,把牢安全底线、加强技术研究、稳步推动发展,确保区块链技术的规范应用。2019年1月,我省组织区块链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召开推进落实《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省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推进区块链行业自律规范和监督约束。自管理规定实施以来,浙江省多家企业、服务通过备案登记,经营范围涵盖基础设施、司法存证、金融、供应链、隐私安全、能源和数字证照7个领域。去年以来,我省各部门联合打击处理了多起以区块链技术旗号进行各类诈骗和非法融资的违法行为,处罚处理了相关企业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科普知识网上宣传和正面引导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障了区块链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一)强化顶层规划引领,优化区块链发展环境
做好区块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出台《浙江省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块链发展总体目标、实施路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组织,构建区块链行业应用的评定机制,加快推进浙江省区块链基础标准、业务和应用标准、过程和方法标准、可信和互操作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区块链应用支撑架构标准》《政务区块链跨链标准》《政务区块链行业应用标准》《省域区块链应用监管标准》等四大标准,规范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制订浙江省区块链项目评测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区块链国家标准制定。
(二)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开拓区块链应用高地
推进开放一批金融服务、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会同省金融监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浙江证监局等部门,加大协同推进力度,支持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先行先试,树立标杆,形成标准,及时总结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中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促进“区块链+金融”从小范围试用向大规模应用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和应用,实现数据脱敏共享,提高平台数据的利用率,解决金融机构数据来源问题。抓好场景模式下的多业务协同“一件事”,跨部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应用项目。围绕支撑社会各行业和领域证照的可信使用,基于区块链打造满足“管证、用证、鉴证”三位一体的可信证照平台,证照数据加密上链,进行证照数据一致性校验、统一存证规范,证照授权使用、亮证等行为记录可溯源,解决用户在各行业领域证照的可信使用。
(三)开展技术研究,夯实区块链产业基础
加强区块链产学研用合作,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赢得新优势。组织高校开展区块链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支持高校聚焦区块链体系结构、网络理论、性能协同优化、隐私与安全保护、链上链下可信互联等前沿基础理论和密码算法、智能合约、共识机制、跨链互联、存储优化和运行协议等核心技术开展研究攻关,加大对相关团队的扶持力度。在研究生招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公派出国学习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骨干企业联合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区块链人才实训基地,主办(承办)面向本、硕、博的区块链领域各类创新大赛等。鼓励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高校院所,加强与区块链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综合服务、区块链应用开发、产品评估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块链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四)依托技术治理,加强区块链主体监管
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监管制度建设,出台配套监管措施和发展导引,强化行业监管。积极推动建立省级区块链发展管理统筹协调机制,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努力打造区块链协同发展监管体系。积极研究制定区块链应用(项目)管理规范,将相关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国家监管,引导督促相关区块链企业主动接入国家监管平台,对纳入管理的企业设立白名单制度,为行业准入设立前置条件。深入开展杭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运用信息披露、社会监督、标准化、监管科技等手段,探索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方式。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区块链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处 寿伟帅
联系电话:0571-87056455(兼传真)
邮政编码:310007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