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全国经信要讯

5G﹢工业互联网正处在向规模应用过渡期转变的关键时刻

发布日期:2020-12-17 16:05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浏览次数:

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当技术新星遇上制造潮流,无疑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在“2021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表示,过去一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还在启动阶段,正处在商业模式和典型实践的探索期向规模应用过渡期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报告会上,曹蓟光分享了关于5G+工业互联网七大关键问题的进展情况,分别是5G工业模组研发与产业化、5G工业组网与商业模式、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5G与工业网络技术融合创新、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业生态、5G+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5G+工业互联网评价体系。

在5G工业模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目前5G工业模组的产业格局初步呈现。“国内目前有十多家企业在研发生产5G的工业模组,这些模组大部分是采用高通和海思的芯片。目前,5G工业模组发展最核心的障碍是成本比较高,降本增量是当务之急。”

在5G工业组网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运营商建网络,不同企业提供组网切片,这些切片相互隔离保证安全的可靠性能;二是混合组网,运营商建一张大网,运营商的网络只覆盖到核心层面,工厂内部一些用户层面的数据、边缘计算的设备为用户所专有;三是独立组网,企业自建网络,运营商建设网络租赁给企业,包括核心网的专项等模式。“主流模式当中也存在价值高、商业模式不清晰的情况,要想改变,一是标准化,把N4、N6接口独立标准化,让更多厂商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定制化,企业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功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在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方面,曹蓟光表示,希望用两年时间在十个重点行业培育20个典型应用场景,目前,经过梳理调研,在设计、制造、物流、安全等五个核心工作环节已经形成14个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会从边缘应用向核心应用转变。”他表示。

在5G与其他网络技术的融合方面,5G与TIC融合,是固网层面以太网角度保证网络低时延、高可靠。第二个阶段是TSN走向核心,整个5G附在TSN上,实现端到端TSN的5G网络。5G﹢边缘计算,可以就近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改善现场的访问性能,推动5G在工业企业的落地。

在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方面,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工业企业、工控系统供应商、IT服务供应商等多主体协同是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落地实施的主要及有效推动方式。

在5G技术标准体系方面,5G﹢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后续,5G﹢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会逐渐地丰富和完善,在协作模式方面会吸纳更多的参与方进行完善,此外,也要形成与国标、行标、团标、企标相互协同的发展态势,包括边缘计算、融合管理、网络安全标准也是后续研发的重点。

在5G﹢工业互联网的评价体系方面,要形成发展方向引导、发展成效评测,打造权威、全面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G+工业互联网发展地图。曹蓟光说:“5G﹢工业互联网任重道远,目前还是启动阶段,处在商业模式和典型实践的探索期向规模应用过渡期转变的关键时刻,后续有很多关键工作。”

基于此,曹蓟光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标准引领、协同建网、落地验证、合作运维的发展思路;二是持续探索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要按照技术研发、场景适配、模式融合、思路创新的方式;三是补产品短板、育解决方案提供商、强测试研究能力;四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建平台、汇资源、育人才、抓互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