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数字经济 > 经验交流

义乌市:打造网商特色数字高地

发布日期:2019-08-12 15:31 信息来源:数字经济处 浏览次数:

       自2016年12月被列为2017年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来,义乌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信息网络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步提升,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全市信息经济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8年,义乌信息经济产值接近120亿元,其中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15亿元,增速272%,远超省、金华平均增长水平。2018年7月13日,被国务院列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唯一一个县级市。

yw.png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建成快捷通达的通信基础设施。据2018年2月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义乌市2017年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为99.87,大幅高于全省97.61、全金华96.16的平均水平,在全省参评的89个县(市、区)中位居第8名,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提升2个名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义乌市勘测院近两年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硬件购置、平台研发和数据建设,已实现与国家、省“天地图”网站主节点的互联互通与服务聚合,形成了覆盖全市、面向应用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完成了网上商贸城、五水共治、园林绿地和新农村管理等多个应用示范工程。

  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内领先。建设了政府数据交换平台,完成数据交换虚拟专网架设、专用交换中间件部署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系统开发。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承载了60多个党政机关的设备、系统和数据,实现了统一运维。纳入政务服务网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达230多项,其他类事项1500多项,纳入率100%,入网事项总数和办件总量在全省各县(市、区)位居第一。“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连续八年获得县级市第一。

  电子商务多个领域居全国第一

  连续五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县域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统计试点城市、浙江(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义乌内贸网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外贸网商密度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全市在各知名电商平台的账户达31万户。拥有全国最多的淘宝村和园区。淘宝村11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淘宝镇9个,占全省11.5%。园区30个,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368亿元,同比增长16.7%;跨境电商655亿元,同比增长17.7%,占浙江省的50%左右。跨境快递日均超过120万票,连续超北京、杭州跃居全国第四,仅次于沪、广、深。

  今年1月1日,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也在第一时间落地,首日就达到了10228票。网商服务区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义乌购、浙江浪仕威、吉茂电子科技公司当选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打造三大公共服务平台

  “义网通”建设了覆盖义乌出口跨境通关、进口跨境通关、保税进口通关、国际快件通关、铁路快运通关等多式联运立体模式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网络,通过与广大电商、供货商、网购平台、物流企业、支付企业、金融企业、代理企业以及国际机构的互联互通及数据交换,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数据邮局”和“高速通道”。在“义网通”平台的帮助下,义乌的跨境商品已经能够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围绕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部署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总体要求,将可全流程网办事项一并纳入“义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自4月9日上线以来,已上线的1413个事项,均为“零跑”事项,仅新增的750个事项上线后已减少群众跑腿22万余次。日均办件量从120件增长到目前的1.2万件。网办量达247万件,占70.2%。群众在非工作时间办理事项57万余件,提前时限在50%以上的有14.3万余件,已为群众节约154万个工作日。

  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义乌网。2018年1月,义乌正式获批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面归集58个政府部门、14个镇街、104家金融机构的1550项的信用数据,形成覆盖41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0万自然人超过2亿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率先出台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实现“人人都有信用分”,让“信用分”成为每个主体这座城市的通行证。

  建设两大特色小镇

  光源科技小镇位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东片区,以发展半导体光电产业为特色,重点打造信息光电产业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小镇已入驻企业20余家,总投资额超300亿。预计到2022年,小镇项目全面达产后可新增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800亿元以上,新增年税收50亿元以上,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全产业链生产基地。2018年9月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是全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中唯一的特色产业小镇。

  义乌陆港电商小镇位于城西街道,估算总投资80.8亿元。陆港电商小镇设有商务区、公寓区、配套服务区、仓储区。下设六大产业园、六个中心、六大公共服务和十五大服务。陆港电商小镇一期工程占地99.89亩,总建筑面积29.56万平方米,投资12个亿,已建成投入使用,入驻电商企业158家,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50家左右,其中销售亿元以上企业20家以上。

  培育重点企业、平台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达到29家,亿元以上企业7家。2018年规上销售达到80亿元。拥有迪元仪表、英特来光电、蓝宇数码等三个省级研发中心,英特来光电省级研究院,7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信息光电产业入围2019年浙江省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培育名单。华灿光电先进半导体与器件项目、京东义乌电商产业项目、中通快递浙江总部项目入选省2018特别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组织各类企业上云培训6次,累计培训相关企业信息专业人员1000多人次;培育新光、商翔等上云标杆企业,义乌购等上云服务商,上云企业数超过1万家,完成省、金华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推进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立项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7000万元。推进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三鼎、华鼎、曼姿已通过工信部贯标评定。姗娥针织、曼姿袜业等企业开展金华市级“数字化车间”和“物联网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持续领跑县域数字经济

  贯彻实施《义乌市实体经济翻身战三年作战计划书(2018-2020年》,到2020年,将义乌建成特色明显、全国领先以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和智能硬件创新高地为核心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超过2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000亿元,持续领跑县域数字经济。

  重点推进通信基站、无线网络、有线宽带的优化升级,持续提升义乌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推进2017年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引进培育数字化产业,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

  推进2018年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开展金华市级“数字化车间”、“物联网工厂”试点示范项目2个;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20个以上;年度新增企业上云3000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