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做大规模的投入。在近日召开的“芯时代•共成长”2018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就指出,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有“做十年冷板凳”的决心,今天中国集成电路还比较脆弱,大部分企业集中于低端市场。中国集成电路要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希望到2028-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在世界舞台上能有一席之地,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也指出,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集成电路的支撑。而集成电路的发展,又需要产融结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
集成电路发展要有耐心与决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潜力,产业链各细分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并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差距仍然明显,这一状态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存在。
在谈到如何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时,刁石京指出,首先要有耐心与决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分为设计、制造、封装、设备和材料等不同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成是工业体系中集大成的一个门类。以设计业为例,除IC设计公司之外,还包括EDA工具、IP、仿真测试验证等。尽管在通信芯片领域,我国公司的设计能力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同步,但是其他方面还非常的弱小,基本上依靠国外厂商提供支持。因此,对于中国集成电路需要大家有耐心,要给它时间,让从业者有时间与空间将一个个障碍突破。
其次是要坚持走开放与合作。中国集成电路是不可能关起门来做好的。只有开放融入到全球产业当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在这一点上,紫光集团此前就提出了“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的双轮驱动发展理念。
再次是要坚持创新,给社会带来价值。集成电路拥有很长的价值链,除了自身的创新之外,怎样与后端应用相结合,与当地市场相结合,降低成本,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都是集成电路企业应当思考的方向。对紫光来说,自身即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既是缘于长期的积累,也是紫光联合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形成创新体系的结果。此外,我们也跟市场紧密结合。中国拥有庞大的半导体市场,紫光贴近市场,贴近用户,这本身就是一大优势。基于这个优势,我们未来能够给产业提供更多新的价值和新的贡献。
三大方向布局集成电路
2013年收到展讯通信,2014年收购锐迪科,是紫光集团全面进入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标志。5年来紫光在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特别是在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市场,紫光展锐已经成为领先的连接芯片提供商。那么,今后紫光在集成电路市场将如何发展呢?刁石京介绍了紫光集团在芯片上的整体部局。
目前紫光芯片产业主要有三大板块,包括存储器、通信芯片和安全芯片。在存储器方面,主要由长江存储和紫光存储等企业共同构成。长江存储以3D NAND Flash芯片生产为主,紫光存储以闪存模组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为主。除此之外,紫光国微也在生产部分特种DRAM产品。“因为市场相对比较专业,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实这部分产品我们做得也非常好。”刁石京说。
通信芯片以紫光展锐为主,目前紫光展锐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综合性通信芯片提供商。“为什么说‘综合’很重要?我们要做主芯片,做系统集成性的SoC,只有这种芯片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目前手机已经发展成为辅助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信息终端。目前还没有其他产品与技术能够替代它。而把智能终端做好,核心是把芯片做好。” 刁石京指出。
至于安全芯片包括证卡芯片、身份认证芯片,如SIM卡,银行卡芯片以及各种电子设备中的身份认证芯片。这些产品以紫光国紫为主进行开发与运营。
刁石京又对不同板块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因为产业形态不同,面对的市场不同,所以我们也有着不同的战略。从长江存储来说,它是以IDM的模式来运营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零的突破,而且要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站稳脚跟。首先是要加快研发,尽快缩短与领先者的差距,只有技术水平上去了,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次是尽快完成生产线的建设。存储芯片作为一个标准产品,只有量产提升,取得规模效益,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回报。目前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把研发进度加快,现在64层的进展很顺利,预计明年二季度实现量产。同时我们的生产工厂建设也将按期完成,一期第二阶段的设备也在移入,进入爬坡阶段。紫光展锐的目标是向中高端演进。紫光展况发布了两个新的产品系列,以适应整个智能终端产业的变化,同时还要加快在物联网市场的布局,再开拓新的成长领域。在安全芯片部分,我们核心任务是要巩固即有优势,提高产品水平,一是继续把银行卡芯片做好做强,另一方面是涉足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安全芯片,打入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在做电子门锁芯片、互联网终端安全芯片等。FPGA也是一个重点。我们将和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厂商一起合作,加快我们的开发和产品的导入,拓展新的成长空间。”
AI+5G助力走向高端
紫光展锐的产品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推进,是本届2018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号。为此,紫光展锐在本次论坛上推出两条产品线的全新命名,即移动通信芯片品牌 “虎贲”与泛连接芯片品牌 “春藤”。
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首席执行官曾学忠表示,“虎贲”取于古代著名军队虎贲军中的“虎贲”二字,意为似虎勇士,寓意紫光展锐的虎贲产品将以猛虎下山之势向全球市场进发。“春藤”代表着连接、趋势、生态及生命力,寓意紫光展锐春藤产品线似春藤攀爬一般,助力万物互联时代,连接世界万物的美好愿景。未来这两大产品线将分别形成产品矩阵,面向主流的产品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备的产品组合,共同构筑紫光展锐在全球移动通信芯片设计领域和泛连接领域的低、中、高全线布局的研发与产品能力,助力紫光展锐实现其全球数一数二的智能终端芯片企业的发展目标。
通信芯片向中高端挺进,5G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曾学忠表示,5G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焦点,5G将移动通讯变成了一项通用技术,是引发信息革命风暴、引领万物互联的强力催化剂,需要产业界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高峰论坛上,紫光展锐携手十多家国内外厂商共同参与和发布了《共建5G产业生态倡议书》,紫光展锐、英特尔、台积电、ARM、海信、TCL、中兴通讯、传音集团、国美通信、酷派集团、华勤、天珑、罗德施瓦茨、是德科技、安立通讯、Skyworks、Qorvo等17家厂商作为倡议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倡议书。曾学忠表示,2019年将是5G手机的启动年,中国5G手机市场,仅约在100万台规模。真正的5G手机起量应该在2020年,2021年会有一个比较惊人的速度。
AI也是紫光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方向。刁石京表示,我们正向智能化社会迈进,在这个过程当中,AI芯片将发挥重要作用。曾学忠认为,未来AI一定会在5G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AI对数据量的需求十分巨大,这正与5G相匹配。5G+AI将是一个发展的重点。此外,曾学忠还认为将来AI的发展一定要和主芯片紧密结合。AI要实现广泛的应用,进入千家万户,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AI带来的便利,一定要与主芯片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