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宁海:实施“三+”行动推动县域文具产业跨越式发展

发布日期:2018-11-05 15:43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该县针对文具产业“大而不强”的短板,以开展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为契机,引导扶持辖区文具企业主动做优质量、做强品牌、做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今年1-9月,全县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6.1%,高出全县规上企业产值增速12.3个百分点。

    一是实施“得力+”行动,着力形成行业“控制力”。一方面转变中小企业国外代工(OEM)的生产销售方式,支持得力为首的大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积极到海外参展、建立网点、拓展销售渠道,形成“以大带小,以上带下”的销售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100多家文具企业成为得力文具协作配套企业,年配套销售额2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发挥得力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作用,组建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专家团队,为宁海文体用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行业全球影响力提供服务。通过得力高质量产品和品牌传播力,逐步占领海外市场赢得话语权,其他企业可以依附得力的品牌一起开展海外市场,争取在全球形成“得力+”产业集群和品牌价值。目前宁海文具产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1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均有较高的占有率,如长尾票夹的年销售额10多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80%。

    二是实施“创新+”行动,着力掌握行业“话语权”。一方面主持制订行业标准。积极实施标准化管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生产标准体系。目前,该县文具企业共制订国家、行业、联盟标准34项,如得力集团牵头制定了全国首批文教用品团体标准,推广《金属文具通用技术条件》、《化工文具通用技术条件》联盟标准;兴伟刀具起草的《美工刀》轻工行业标准是中国刀具行业制造准则。此外,宁海县的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为全国文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单位,小雪人文具、天虹文具、青华科教仪器成为该委员会委员,宁海在文体用品标准制定领域的具有国家层面话语权。另一方面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实施文体用品业提升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成立自主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等机构,加快新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目前全县70%以上的企业有自己的设计研发机构,如得力、彬彬、云峰、爱文、兴伟、派灵等企业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队伍,其中得力集团的研发中心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企业还加快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步伐,突破文体用品业发展的技术瓶劲,加快传统文体用品业的升级改造,如彬彬文具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彬彬文具研究所”,天虹文具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等。截至目前,宁海文具行业已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5000余个,平均每个企业达到了10个以上。

    三是实施“平台+”行动,着力培育行业“产业群”。一方面建设基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依托得力集团在科技园区辛岭区块打造0.32平方公里的文具产业园,推进文具生产制造向办公方案整体设计等高端链条延伸,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和以汕头为代表的珠三角两大文体用品业圈,2017年宁海文具企业已发展到近400家,占全国总量的9%。宁海成为长三角文体用品业主要聚集地之一,过去宁海县文体企业主要分布在长街镇、黄坛镇、西店镇、跃龙街道,随着入园的集聚化改造,目前全县60家规上企业,已经有38家入驻了产业园区,园区内企业产值已达134.3亿元。另一方面政策发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新整合调整扶持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加快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重点加大对文具等“3+3+X”产业的扶持,产业导向外的企业减半享受。鼓励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基地发展,对创建国家级产业基地的补助30万元;首次创建国家出口质量示范区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近年来,宁海相继荣获“中国文具产业基地”“国家商务部出口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等荣誉,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文体用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辅助性服务机构也落户宁海。今年该县推进宁海文具产业创新发展服务综合体建设,通过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文具企业“一对一”量身定制集产品设计、研发、包装、推广、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梗阻环节。该平台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已承接爱文易成、天虹、赞扬等文具企业的委托业务。(宁海县经信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