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省电子信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决策部署,全省电子信息行业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行业运行开局良好。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214.9亿元、工业总产值994.8亿元、销售产值973.9亿元、新产品产值543.6亿元、技改投资28.5亿元,分别增长16.6%、14.5% 、15%、26.8%和33.2%,分别高出全省规上工业9.4、2、2.7、6.7和15.7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416.9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国软件增速近4.5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一、生产高开稳走,增速再创新高。
1、生产再创新高。1-2月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同比增长16.6%,高出全省规上工业9.4个百分点,又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高出5个和3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增速34.7%,高出全省规上工业15.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引领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增速高出八大万亿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7.2%)、时尚制造业(2.6%)、环保制造业(6%)和健康制造业(6.6%)增加值增速9.4、14、10.6和10个百分点。
2、产销两旺。1-2月总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4.5%和15%,分别高出全省规上工业2和2.7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销良好,产销率达到97.9%,高出全省规上工业0.4个百分点。智能终端产品、基础核心器件等中高端产品生产加快,企业信心回升。1-2月路由器生产量28万台,增长41.4%;智能手机678.6万部,增长79.9%;笔记本电脑31.6万台,增长44.5%;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移动基站、发光二极管等产量增长113.7% 、81.4%和173.2%。
3、主要行业引领增长。43个子行业中,有16个子行业生产增幅高于全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光纤光缆、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4.2%、27.1%、31.9%、34.8%和34.8%。大型企业增长加快,对全行业增长贡献增强。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型企业增长21.9%,分别高出中型、小型企业12.5和8.2个百分点,大型对全行业增长贡献达到48.3%,拉动增长8个百分点。
二、内销增长加快,出口转降为升。
1、内销增势良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环境趋向好转,我省电子信息企业加快调结构转型布局,扩大信息消费市场应用,已成为拉动生产增长的主力军。前2个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内销产值717.7亿元,同比增长18.7%,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内销产值增速5.4个百分点。内销对销售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9%,拉动销售产值增长11.2个百分点。网络、新兴消费增长较快,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智能终端等通讯产品的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出口转降为升。随着四季度以来我省电子信息行业出口市场好转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出口在去年下滑的基础上呈现回升态势,增速转降为升。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256.2亿元,同比增长5.7 %,分别比去年同期(-7.1%)和去年全年(-0.31%)跌幅收窄12.8和6个百分点。对销售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1%,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连续23个月下降的局面。受宁波群志、东芝信息公司等重点企业出口波动性影响,出口对产业新动力增长还有待培育。
三、新品、研发、投资加快,增长后劲不断增强。
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集成电路、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积极推进全省两批22个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和10个信息经济特色小镇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出成果,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1、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543.6亿元,同比增长26.8%,高于规上工业6.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54.6%,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我省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0种新产品产量中,5种新品涉及电子信息行业,其中智能手机、光缆和光纤等新品产量较快增长,1-2月分别增长79.9%、36.6%和15.8%,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我省工业新产品的高产区。
2、研发投入持续增强。1-2月行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1.3亿元,同比增长16.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3.3%,高出全省规模以上企业2个百分点。我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5%,比去年同期高出 1.5个百分点。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产业高端化,增强了行业创新动力。
3、有效投资持续增长。继续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在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组织开展信息经济“双百”工程,积极推进“百项万亿”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好30个“百项万亿”信息经济类项目,涉及总投资548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250.1亿元,利润总额137.8亿元。1-2月规上电子信息行业完成工业投资38.3亿元、技改投资28.5亿元,分别增长19.4%和33.2%,高出全省规上工业9.4个和15.7个百分点。
四、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发展亮点纷呈。
1、新兴产业引领增长。1-2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3%,高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15.9个百分点,增速居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达到41.3%,拉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3.8个百分点。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拉动全行业增长的主动力。前2个月实现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1.5%、53.3%和18.3%,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37、39.5和35.8百分点,对全行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49.2%,拉动产值增长7.1个百分点。大力培育发展专用集成电路、云计算及大数据、AR/VR、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新兴产业发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如网易杭州、海康威视、大华科技、阿里云、新华三、中天微、铖昌科技等,目前在嵌入式CPU、高端存储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领域已形成发展新优势。如阿里云已在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感知”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阿里云开发的法院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已在全省105家法院全面上线,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完成庭审记录,承担起“书记员”的角色;该系统在西湖区人民法院试点,准确率高达96%。
2.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增长强劲。1-2月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9.5%,高出全国软件增速近4.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前列。信息服务引领增长,1-2月实现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24.7%,高出全行业增速5.2个百分点,占全省软件收入的57.9%,成为拉动全省软件快速增长的主引擎。实现利润144.1亿元,同比增长55.1%,销售利润率为34.6%,高出全国软件23.5个百分点左右。杭州继续引领全行业增长,1-2月杭州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26.6亿元,增长19.2%,占全省比重78.4%,总量规模继续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三位。
3.“互联网+”新业态继续呈现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云计算与大数据、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全省工业经济提供新动能。1-2月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1259.32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省内居民网络消费653.77亿元,同比增长18.9%。1-2月全省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75.42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业务量8.18亿件,同比增长37.8%,日均1387.12万件。互联网金融加快创新发展,截至2月底,全省运行的P2P平台达270个,当月成交量达241.34亿元,贷款余额711.99亿元,成交量及贷款余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分享经济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生产能力、创新资源、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分享,积极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共享单车、民宿出租、家政服务等各种新型服务业态。
五、受主要行业疲软影响,效益增长趋缓。
今年以来,我省电子信息行业效益延续去年四季度缓慢增长态势,受光伏行业疲软、生产成本上涨、企业波动及去年同期基数高等因素影响,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71.9亿元和46.8亿元,同比下降13.6%和17.5%,利润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37.2%)和全省规上工业低54.7个和35.4个百分点。利润回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光伏行业整体效益下滑。1-2月全省规模以上光伏行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下降6.8%和20.5%,实现利润8683万元,同比下降87.8%,光伏行业对全省利润下滑的影响达到62.9%,直接影响全行业利润下滑1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上游多晶硅原材料上涨和下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剪刀差”价格拉大是造成我省光伏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近期多晶硅价格上涨20%、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则分别下降30%和18%,受两头挤压,企业收益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国家光伏电站补贴政策调控影响。去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光伏电站补贴政策即将到期,企业为享受补贴政策,不断扩大产能,造成整体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跌。二是企业经营成本上涨较快。1-2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6.2%,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4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少有。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3.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元,并高出全省规上工业0.4元。其中财务费用、折旧费大幅增长。1-2月财务费用、折旧费分别增长75.6%和22.6%,而去年同期财务费用、折旧费分别下降40.7%和2.7%,又比全省规上工业高出74.4个和12.8个百分点。随着“十三五”时期我省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实施投产,相应新增生产设备,银行贷款余额增长6.7%,造成财务费用和折旧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成本上涨而影响企业效益。三是部分地市、企业异常波动。1-2月嘉兴、宁波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9.9%和30%,衢州1-2月亏损19392万元(去年盈利131万元),3个地市对全省利润下滑的影响达到34.9%,直接影响全行业利润下滑6.1个百分点。嘉兴主要受光伏龙头企业影响,目前嘉兴光伏行业产值占全省1/3以上,尤其是晶科能源、昱辉阳光负增长,是嘉兴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宁波韵升的异常波动直接影响宁波利润增长,直接影响全行业利润下滑14.5个百分点。
上述因素相互叠加,造成1-2月我省电子信息行业利润增长回落较快。随着海康威视、舜宇、大华、新华三等一批龙头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对行业带动性进一步增强,以及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产生新增效益,将有助于带动全行业扭转下滑局面。
总体来看, 1-2月我省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生产加快、创新发展势头向好,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出口波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需引起重点关注。当前全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加快培育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引导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不断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