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智慧浙江网杭州4月26日讯(记者 林柏梁)“在互联网+、客户需求个性化的大趋势下,了解德国在生产制造方面的创新前沿动态,了解德国在机联网、物联网、产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有关工业4.0方面的实践,对提升浙江省智能制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建忠指出。
4月25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推动的第五届“中德先进制造与管理论坛”在杭州举行。德国工业4.0发起者之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汉斯-彼得.伦特斯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曾参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专家讨论)就工业4.0的本质和构成要素、未来工业战略等热点问题发表见解。
智慧浙江网记者了解到,工业4.0是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上整个增值链组织与控制的新阶段,这一周期是以日益增强的客户个性定制的需求为导向,并涉及到研发和成型的委托等。
在智能制造大时代下,“无人工厂”是人们对未来智能工厂的畅想。事实上,伦特斯教授认为,“无人工厂”的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及高维护消耗一直被低估,建设“无人工厂”在当下并不成熟也非常难以实现。
伦特斯教授从德国对世界工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的理由及挑战出发,分析了工业4.0与传统的制造集成系统的差异性。在他看来,虚拟物理系统、智能工厂及信息交流技术是工业4.0的关键元素。
“以往的一些智能机器在协助生产时,为避免发生危险,机器和人之间相互隔离,人机之间并无实质上的交流。”伦特斯说,“工业4.0,就是要解决人机交流、机器和机器交流等问题,自然人的角色不会被取代,而且人与机器的交流合作将会更加简便,将更有助于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详细分析了中国制造的发展阶段以及与世界先进制造的差距,并讲解了美国、德国、英国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并将工业4.0的基础归纳为知识库、服务、云等三大系统,且详尽介绍了发展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9种关键技术。“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极大的推动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另外,在论坛上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公布了一组工业4.0方面的调查数据。调查从“工业4.0”的经济潜力、“工业4.0”的期待潜能、“工业4.0”的行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显示“工业4.0”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意义最为重大,在2025年工业4.0创造的价值提升预测来看,机械制造行业的将明显优于电子化工、农林、通讯技术等其它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