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工业互联网 > 政策文件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2021-2023年)

发布日期:2021-09-03 15:49 信息来源:数字化处 浏览次数: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我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系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引领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为目标,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显著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到2023年,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0个,全省工业信息工程服务资源池规模超过200家,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基础数字化应用比例达到80%,个体工商户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云服务比例达到60%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想转、不能转、不会转、不急转、不敢转等问题,汇聚政产学研用金等多方力量,创新理念、精准施策,打通难点堵点。

(二)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和政府指导服务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主动适应新形势,激发内生需求,变“要我转”为“我要转”,主动创新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形式和路径。

(三)坚持以点带面。注重总结各地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提炼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做到“成功一批、带动一片”,实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数字化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畅通信息流通渠道构建适应数字化运行的组织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鼓励中小企业确定专人负责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运用线上办公、财务管理、智能通讯、远程协作、视频会议等数字化工具,系统性地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二)提升数字化生产水平。引导中小企业结合发展实际,分步探索设备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的发展路径。推动中小企业采用加装低成本、模块化的传感装置、数据集成设备等方式,对哑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加强即插即用智能模组的开发应用。推进中小企业实施生产线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数字化生产线。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三)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云。鼓励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和开展企业内外网络改造,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推动中小企业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防护、办公桌面等基础设施上云,降低数字化运营成本。引导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核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帮助中小企业从云上获取资源和应用服务,实现提质增效推动中小企业设备产品上云,促进产品优化和使用效益提升。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营销数字化,推广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打造全渠道、全链条的闭环生态系统

(四)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提升基础平台的支撑能力,引导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积极应用基础性平台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共性技术服务能力,降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本。支持国内外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加强与产业集聚区合作,聚焦行业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问题,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打造低成本、低门槛、易部署的轻量级解决方案。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集成一批面向典型场景和生产环节的工业APP,推动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预测性维护、在线工艺优化等,发展集成供应链、众包众筹等新模式。

(五)以产业大脑赋能中小企业。行业分区域开展工业大脑建设应用试点汇聚共享数据、共性技术、共用资源和公共政策等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工具、工业设计、工业APP、共享实验室、行业数据、工控安全等技术支持,以及规划引导、标准规范、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才服务、行业分析、企业画像、产业地图应用,破解行业资源和政府服务分散等难题。

)以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中小企业提升。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主导企业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引领作用,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整合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生产资源服务资源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数据断点,加快供应链物流、供应链金融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仓储运输、电商销售等环节实现业务协同充分利用工业大数据,提升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生产工艺水平,优化产业链企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的供应链、创新链。

)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持续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服务商、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的“1+N+M”业务模式,拓展平台服务能力,大规模推动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实现技术、产能、订单与员工共享。重点推广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实施的新昌轴承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平台化服务兰溪棉织行业“试成一批,带起一片”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长兴“园+云”推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等模式,探索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实可行的路径。

)推进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管用实用的原则,重点突出园区管理智慧化、安全环保监控预警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化等基本功能,建设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制定数字化园区系统接口标准,构建全省小微企业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平台型企业和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批量为入园企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服务。

)加强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力量。做大做强全省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资源池,引进培育一批技术力量强、服务效果好的服务商推广一批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加大工业信息安全领域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服务机构从分包商向总包商、平台服务商转型发展。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剥离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板块,成立专业实体机构。强化应用效果导向,鼓励地方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建设。综合考虑全省各地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行业发展和服务商分布等因素,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咨询、人员培训、金融服务等需求,支持地方政府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园区等共同建设具备展示、服务、培训等综合功能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强化平台、服务商、专家、人才、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数字化培训和引导力度,拓展管理层视野,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共建人才实训基地。激发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在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中的作用,促进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形成。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工作组统筹协调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经信、发改、财政、商务、科技、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纳入对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督查内容,每年进行总结评估。各地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结、推广和政策支持。完善“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金融助推+智库服务”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作为企业培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予以重点引导和支持。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鼓励各地工业与信息化、中小企业等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对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转型发展的,金融机构融资、担保、保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深化政府服务。加快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持续推进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持续迭代升级企业码平台,围绕政策直达、公共服务、产业链合作和政银企联动等环节,通过多系统工作协同和数据资源集成利用,实现企业服务的“最多跑一次”。

)加强示范推广。各级经信部门在组织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试点示范时,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各地要结合产业特点,精选1—2个优势行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工作,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培育一批标杆。适时召开相关工作交流会议,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在相关行业、企业移植推广。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充分汇聚整合社会优质数字化服务资源,发挥好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等相关专家咨询机构作用。杭州、宁波、温州等有条件的地区要组建相关专家委员会。支持业协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加强合作,组成专业服务团队,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