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信动态

质量变革遇见数字时代

发布日期:2021-09-17 15:50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质量变革。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数字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为质量变革带来了各种变数。这是机遇还是挑战?

9月16日下午,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的嘉宾齐聚中国质量(杭州)大会“质量变革与数字赋能”论坛,围绕着数字化改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与质量变革、数字经济质量与价值问题、质量专业引领数字化转型等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数字时代下的质量

首席质量官,这是很多人对丁旭身份最好奇的地方。“这个岗位,其实是华为对质量的理解。”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质量官丁旭在论坛现场解释说。

质量优先、以质取胜……这类词汇,对于很多企业并不陌生。“默认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质量就是如此。”丁旭说。

那么,华为是如何理解质量的呢?“在华为,质量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机制。不论是管理机制,还是奖惩机制,都有与质量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丁旭说。

不同的时代,质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认为,质量有一个演变过程,随着人们对质量的认知、质量的保障不断提升,质量如今有了新的含义。”浙江大学社会学学部主任吴晓波说。

他认为,进入数字时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消费者的体验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消费者能够更加精细地、颗粒化地体验品质。这意味着,过去经常是用户被动适应产品质量,而如今产品质量必须主动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这是数字时代才会实现的一个场景。”吴晓波说。

数字时代的质量,应该要树立更高的标杆。“我们理解的质量,分别是创新、品质和品牌,所对应的3个学习对象,分别是美国、德国和北欧,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鹏国说。

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化,又将为企业质量建设带来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挑战还是机遇?海康威视就曾直面这个难题。

“我们拥有2.7万多件硬件产品,使用环境非常复杂,如中东的产品环境温度达70℃,俄罗斯的产品用在零下40℃以下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海康威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扬忠分享说,他们在企业质量变革中提出数智质量的管理模式,运用多维感知、感知智能、物联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实现了产品质量和管理的精密管控。

全球供应链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疫情之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李效良做了一个调研。他发现,虽然本地化、区域化等逆全球化的声音很多,但很多美国企业依然认为,中国有着强大的生产基地,不可能一下子离开这片市场,这是数字时代所无法改变的现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树立‘内外协共’的思维,好好运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供应链体系,先从内部开始,再延伸到供应链伙伴,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李效良认为,这是疫情倒逼下的质量变革,更是企业超车的绝佳机遇。

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是不少学者的共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是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一种手段,如今制定标准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对IEC标准进行重塑,也为相关利益方创造着价值。”IEC亚太地区中心主任周潇鸿建议,中国企业要主动适应新标准,抢占发展新高地。

质量变革的合力

3026!这是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青山在论坛现场抛出的一个数字。

“杭州推出了3026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在线办理,还有很多事项材料只需一张身份证。一年下来,杭州老百姓为了办事光身份证就少打印了6500万张。”徐青山说,政府是质量变革中非常重要的平台提供者,数字赋能政府的同时,其实是服务好城市里的人,推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同样作为平台,科研院所的角色也颇为重要。质量变革离不开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而中国最缺的就是前者。

“不论是质量变革,还是数字赋能,与之江实验室的发展定位非常贴切。”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说,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核心关键技术依然稀缺,4年来他们始终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终于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

袁继新介绍,尤其在计量方面,之江实验室谋划建设了一系列重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助力科学家探索前沿领域的科学奥秘,同时也弥补了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在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空白。

借助平台力量,这是很多企业需要学习的能力。数字时代已来,头部企业已经“觉醒”,中小企业如何面临转型压力?徐青山建议,国家正在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中小企业要利用公共的数字化平台,多借助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有能力的企业抢先“数”起来。

在数字时代,一股质量变革的合力正在汇聚释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