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湖州:高水平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

发布日期:2021-04-26 15:40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对一座城市而言,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着力高水平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锚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的湖州,正紧盯产业变革“窗口期”,谋深做实“八新制造”,朝着“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目标不断进发。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绿色发展”一直是湖州引人瞩目的标签。打造长三角地区更有影响力、国内同类型城市中更有辨识度的“新势力城市”,绿色发展是优势,绿色智造是潜力。“十三五”时期,湖州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两次获得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两区三县实现省工业大县(区)全覆盖,为铸就“全国绿色智造名城”金名片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湖州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78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领先,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立足新发展阶段,大变局大变革加速演变。走向先进制造,如何重塑湖州的竞争优势?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总蓝图,“十四五”期间,湖州市脚步坚定,信心满怀,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实现制造业综合实力在省内和长三角争先进位,助力我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打造标志性产业链

构筑产业现代化集群高地

蓝图绘就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面向“十四五”,湖州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眼战略需求和前沿先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全球产业链;我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内需市场激发和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趋势明显。为实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必须构建现代化集群化“新产业”,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湖州的首位度和能级。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州市正全面优化“一极两轴多区联动”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以“八新制造”为路径培育打造10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更具区域竞争力的“4210”现代产业体系。

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湖州将重点打造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链、智能装备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与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现代纺织产业链、绿色家居产业链六大标志性产业链。立足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北斗及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美妆、绿色木业、健康椅业、时尚童装等十大产业集群。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位于湖州长兴县的天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绿色动力能源电池企业。近年来,天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标杆企业。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湖州正全面推行“链长制”,推进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快马扬鞭加快打造若干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则需要从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做起。眼下,湖州正实施“冠军领航攻坚行动”,支持打造细分行业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该市新增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新增省“隐形冠军”10家。

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

推进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

壮大绿色工厂“集团军”,引领“绿色智造”。绿色发展“新体系”将助力湖州解锁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桎梏,开辟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崭新局面。

日前,走进兔宝宝家居产业园橱衣柜车间,接单、下单、采购、生产、入库、发货等环节数据的动态能实时查询并有机联动,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车间提升生产效率50%,人工成本下降90%,绿色发展水平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湖州工业近年来的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围绕工厂、园区、产品、技术、供应链等领域,目前湖州市已形成一整套趋于成熟的制造业绿色体系。“以绿色工厂星级提升为抓手,湖州市一方面积极推进规上企业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全覆盖,另一方面落后产能的整治提升工作也在持续加快。”湖州市经信局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湖州市深入推进印染、化工、铸造、纺织等行业专项整治提升,共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45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2089家。

跨过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1.0版,自去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现场推进会在湖州召开以来,该市正以产业集群化、品牌高端化、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家居产业,以“科技时尚绿色”为主题,加快改造纺织服装产业。

未来5年,湖州将以推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为牵引,深化推进制造业绿色节能技术改造,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着力加快绿色制造新体系建设,加速绿色智造与绿色金融互融共促。

改革迭代升级

撬动产业提质 实现“寸土生金”

在越来越突出的土地要素制约面前,工业企业如何实现“寸土生金”?近年来,湖州市推进以“亩均论英雄”改革,突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精准撬动区域转型、产业提升、要素配置与技术创新。

湖州市率先实施要素差别化政策,强化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大力出清低效企业。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从2016年的11.3万元/亩,提升到2019年的25.3万元/亩,实现翻番,全省排名从第7上升到第5。

湖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打出存量土地腾退组合拳,形成了以德清县老旧园区改造模式、长兴县煤山镇镇域模式、南太湖新区全域低效用地整治模式为代表的试点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工业土地全域治理的“湖州经验”。如德清县通过实施拆旧建新“工业上楼”模式,用空间换土地,有效推动“亩产增效”;南太湖新区推动园区平台提质扩容重塑,从全领域、全维度推进工业土地全域治理。

近几年,湖州市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签约一大批优质项目,但受要素供给、基础配套、市场销售等影响,部分项目存在落地难、进度慢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骨头”。

湖州制造业转型必须激活存量工业土地,加速产业动能转换。为此,湖州以问题为导向,一场以“破五未项目”为抓手的低效项目达标提质攻坚战启动。

对照多部门数据库信息,湖州全面梳理2017年以来签约引进的1157个亿元以上独立选址工业项目,形成386个“五未”项目清单,对“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项目,构建以“单子+方子”的落地推进机制,精准破解项目进度中的难点和堵点。据悉,2020年湖州市通过有机更新盘活用地1.51万亩。

推广未来制造新模式

数字赋能强“芯”健脑优产业

要立于区域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就必须在数字化变革中拔得头筹。加快培育制造业新动能离不开新技术、新模式的加持。其中,数字化赋能对于制造业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大型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全部自动在“空中通道”上运送,从焊接车间到喷涂车间再到装配车间一气呵成,通过三维运动仿真,模仿产品运动方式优化产品设计……去年年底,浙江发布首批“未来工厂”名单,位于德清县雷甸镇的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榜。

鼎力机械,只是湖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集聚数字经济发展新势能,数字化改革也在不断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拥抱新制造“强筋健骨”。聚焦椅业、竹业、电梯、电机、木业等行业,湖州分行业开展千企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深挖工业企业技改潜力。

新基建背景下,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去年,湖州市启动全国首个万物智联强市建设,推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万物智联”新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全年实施数字经济项目173个。产业数字化让“数据驱动力”成为最大生产力,也是打造新制造中心的关键核心。湖州市构建“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次培育路径,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新旧动能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一步,湖州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开放打造万物智联强市,建设数字经济新城。

奋楫笃行开新局,“十四五”期间,湖州迈向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脚步将更加坚定,必将打造新发展阶段湖州制造新优势。

数读 ·2020年

※第2次列入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获评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获浙江省“企业码”创新应用综合试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居全省第3位

※工业投资增长16.5%,居全省第2位

※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4.5%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4家、国家绿色园区4个、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7家,分别占全省的26%、36%和61%,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省第1位,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达47%,列全省第1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