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信要闻

回眸“十三五”㉖ | 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发布日期:2021-01-28 14:25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浏览次数:


开栏的话: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当前,全省经信系统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着力谋划“十四五”时期经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争先创优、克难攻坚,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努力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展现经信担当、作出经信贡献。


12月17日起,浙江省经信厅官方网站开设“回眸‘十三五’ 展示新成就”专栏,系统梳理“十三五”以来全省经信系统的改革发展成就,见证可喜变化,传递发展信心,开启崭新征程。本期聚焦湖州市经信领域“十三五”发展成就。敬请垂注。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湖州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大力推进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次列入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4%,高于全省平均0.78个百分点。3个区县列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县覆盖率列全省第1位。


聚焦战略融入项目投资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湖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创新开展“双进双产”“破五未”项目攻坚,加速推动项目投产达效。“十三五”以来,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幅11.2%,增幅列全省前三。吉利汽车、三一重载机、天能帅福得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2020年,聚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的“五未”项目实施攻坚,行动开展五个月,化解率达97.2%,有效拉动了工业投资稳步回升。


聚焦产业转型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十三五”以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8%、9.2%、10.6%,分别高于全市面上1.7个、1.1个、2.5个百分点。《2020年赛迪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显示,湖州全国排名第34位,较2018年提升了11个位次。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不断加快,4个区县列入分行业省级试点,区县覆盖率位列全省第二,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现场推进会在湖州举行。长兴蓄电池、安吉竹木家具基地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7.6%和23.8%,分别快于全省平均20.4个和13.8个百分点。


聚焦融合赋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市被列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德清、长兴入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区。高规格举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为联合国地信大会永久会址。率先启动“万物智联强市”建设成功召开长三角智慧城市(湖州)峰会暨万物智联强市发布会。启动“千企智联13500”行动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列全省第一。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家,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6家,鼎力机械等4家未来工厂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未来工厂及培育名单。



聚焦企业主体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持续跃升。梯度实施“雄鹰”“凤凰”“双金”“双高”“雏鹰”企业培育行动,精准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十三五”以来,天能等4家企业入选省“雄鹰”企业;全市新增12家“金象金牛”企业,累计达到20家。天能等9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新增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累计达到39家;德马、欧诗漫等12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诺力、久立入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天马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创建2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9家省级四星五星级小微园,数量位列全省第2位。


聚焦科技创新人才资源要素集聚显著提升。着力人才培养2020年全市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2.79%,位居全省第3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5件,位居全省第2位;人才发展综合指数居浙江省第3位,其中人才发展潜力指数居第1位。打好“南太湖精英计划”“大学生引进计划”“金蓝领计划”人才引育组合拳,推动建立院士专家、博士后工作站76家和61家,列全省第三,累计引进大学生和各类人才18.5万人。推动智能创新德清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县域唯一。共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2家。梯度培育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91家。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累计省级鉴定工业新产品新技术2042项、认定浙江制造精品71个。


聚焦标准创建绿色制造模式应用引领全国。在全国率先构建形成了“市、区县、园区、工厂、产品”五位一体的绿色智造标准体系。创新性地开展绿色工厂全覆盖工作,累计认定星级绿色工厂3239家,规上企业覆盖率近90%。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4家、绿色工业园区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绿色设计产品49项,分别占全省的26%、36%、61%和23%,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累计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企业79家,获得106张证书,数量位列全国第1位。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聚焦环境优化资源要素精准配置保障有力。土地要素支撑不断加大,“十三五”以来,工业土地供应始终位列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新供工业用地1.95万亩,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改革被国务院列为典型予以通报表扬。金融助力制造业发展不断加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快步前行,“绿贷通”“绿融通”等金融平台作用成效显著。2019年,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9%和18.8%,增速分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9.5个百分点,全域被列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政策出台有保障率先推出“湖八条”“湖九条”“制造业21条”等政策,“湖九条”拿出超1000亿元,支持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