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全国经信要讯

推动工业通信业平稳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0-10-23 11:07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浏览次数:

 

 

  10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出席发布会,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就媒体关注的5G建设和创新应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本版刊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以飨读者。

 

 

工业通信业运行指标好于预期,有力支撑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工信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信息通信业平稳发展。”

 

  黄利斌: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抓好“六稳”“六保”各项政策举措和任务的落实,着力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工信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信息通信业平稳发展,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业增速稳步回升。扎实推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工业通信业生产秩序快速恢复,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定。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其中一季度下降8.4%,二、三季度分别增长4.4%和5.8%,呈现持续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3月以来,月均增速达到9%。疫情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快速扩张。智能化、升级型产品保持高速增长,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生产增速均占70%以上。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方兴未艾,前三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

 

  三是助企纾困成效显现。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逐步恢复到了5.79%,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了1.85个和0.37个百分点。充分发挥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了1.1%,工信部问卷调查显示,9月,有42%的中小企业有招工需求,比8月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四是信息通信业运行平稳向好。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大幅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其中5G投资占比达到38.2%,5G网络和终端商用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目前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了1.6亿。超高清视频、云游戏、移动云、VR等个人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医疗、能源、自动驾驶等垂直行业实践不断深化。

 

  总的来看,随着“六稳”“六保”工作和任务的深入实施,我国工业通信业整体平稳向好,主要运行指标好于预期,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仍处在疫情冲击影响的恢复期,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在进一步巩固,工业通信业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和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工业通信业平稳发展。

 

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个,提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现在累计开通5G基站已有69万个,提前完成年初定的新建50万个5G基站的目标。未来三年,我国5G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仍需保持战略定力,尊重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市场发展的规律,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全面加快5G应用的创新步伐,努力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5G良性发展模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请问现在国家5G发展情况如何?在推进过程中,包括共建共享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

 

  闻库: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大力推进5G应用和研发,加快5G建设,目前来看,我国5G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在累计开通5G基站已有69万个,提前完成年初定的新建50万个5G基站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地市级的5G覆盖。1~9月,5G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1个亿,5G网络连接终端数达到1.6亿。随着数据的逐月攀升,5G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潜力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目前,5G进入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应用推广是当前工作的重点。5G绝对不是4G﹢1G,2G、3G、4G基本上都是面对个人用户,但到了5G,除了个人用户以外,更重要的是对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工信部重视培育和推动5G应用,2018年成立了5G应用产业方阵,连续3年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第一年征集到300个应用,今年的比赛已经有4000个应用项目。从几届应用大赛成果来看,我国5G应用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三广一深”。一是地域广,逐渐从“东部引领”向“东部领先、中西部并进”发展。二是领域广,涵盖工业、能源、医疗、教育、交通、商业等多个行业。三是主体广,原先推动这项工作时运营企业出力比较大,现在逐渐转向商业用户牵头或深入参与。四是应用层次逐渐深入,由前期的以监控、物流等生产辅助类的业务为主,逐渐向设备控制、质量管控等核心业务拓展。

 

  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期间,有很多专家对5G做了解读和介绍,其中在IMT-2020(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演讲中指出,5G商用一周年取得了预期的成绩,交出了令全球瞩目的年检答卷,但是5G发展仍需要长期负重前行。按照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规律,未来2~3年,5G建设发展还将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技术标准、网络建设,特别是应用探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电信专家李进良提出,5G是我国第一次从主导设计到率先部署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些技术不断成熟的阶段。以前在3G、4G时代,基本上我国的网络是等全球网络部署成熟后再部署,而这次我国是和全球一起启动5G部署,在推动过程中不能停,如果停了,就会错过5G发展的先机。5G不是4G﹢1G,5G是一个崭新的平台,它大大突破了传统信息通信领域的范畴,比如2G、3G、4G面向单独客户的业务,可以称为运营企业的“单打”比赛,5G除了“单打”以外,还有和5G垂直应用各行各业合作的“双打”。最近调查发现,除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运营企业,以及商飞等工业企业以外,还有很多软件、硬件、集成企业的合作,形成一个“团体”比赛,这就需要电信企业、应用行业,还有集成、开发、软件硬件企业、方案提供商等多方协作、深入合作,共同推动5G应用落地。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稳扎稳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建设好、发展好、应用好的5G良好生态。

 

  一是继续夯实网络在5G发展方面的“主力”地位。适度超前部署5G网络,加快向独立组网的方式演进,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优先在需求迫切的重点城市和重点领域开展建设,再逐步向全国、全行业拓展。加快推进5G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打造资源节约、运行高效的5G网络。二是坚持市场在5G应用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抓住5G在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方面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5G应用场景,促进品类丰富、性价比高的5G终端投入市场。充分调动各行业应用5G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打通5G与各个行业的应用通道。三是各地政府要发挥在5G发展环境方面的“主场”优势。充分释放各个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红利,鼓励各级政府因地施策,用好5G的供电、建设、应用,甚至资金等方面的政策工具箱,结合各地的产业优势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将5G发展迅速转化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四是要形成全球5G合作共赢的“主流”认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广泛开展5G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推动5G应用创新,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全国已经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个,提前完成了全年建设目标。在疫情的影响下,依然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这归功于哪些因素?明年的建设目标将如何设定?另外,5G的投资成本问题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近来有学者指出5G投资的过度超前,抬高了用户的成本和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债务,接下来消化成本是难题。对此,工信部如何回应?

 

  闻库:目前看来,整个5G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全世界对5G发展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一是适度超前建设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特点。不管建任何网络,保持适度超前建设符合通信行业发展的特点。移动网络从2G、3G到4G,固定网络从铜线到光纤,整个通信网络一直都是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来部署,及时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年2月突然暴发了疫情,很多人居家,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经受住了高负荷的考验。特别是当时在武汉,我们观测到,流量突然增加了百分之六七十,其他国家的一些网络瞬间就被塞住了,甚至有的应用不让播放高清视频,而是播放流畅视频以降低网络压力,而我国从来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我国网络在这方面还是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另外,3月1日起学校陆续开学,上亿学生同时在家里上网课,这对网络是极大的考验。我国网络的适度超前建设,在这些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在发展5G过程中,政府的支持为5G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地政府对5G发展高度重视,从专项规划、资源开放、站址协调、基站用电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支持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降低了网络建设难度和企业经营压力,大大激发了运营商的建设热情,提前完成了今年50万个5G基站的建设任务。

 

  三是5G建设成本。任何一个网络,随着规模化部署,网络建设成本会越来越低。网络建设初期,基站等设备要在不断迭代升级中完善一些功能和性能,产业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和成熟,随着产业进一步成熟和网络规模化部署,设备成本也会逐步降低,这也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特别是在网络发展过程中,5G建设会面对大的投资,我们能做的工作最典型的就是共建共享。共建共享不仅带来设备成本的降低,在5G发展速度、网络部署速度上也会加快。工信部发布5G频率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频段相邻,一个是3400MHz~ 3500MHz,一 个 是 3500MHz~ 3600MHz,只要一套设备就可以实现5G网络覆盖,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目前两家合建的5G基站已经有30万个。

 

  四是广阔的5G应用前景将保障投资建设的可持续性。5G不是4G﹢1G,5G是由传统的面向个人拓展到面向各个行业。可以说,5G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蓝海”,涉及很多新兴领域,有些已经取得了进展,有些还在探索当中。总的来看,5G发展方向是非常明朗的,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规模化的应用,并形成一个好的市场前景。

 

  未来三年,我国5G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仍需保持战略定力,尊重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市场发展的规律,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全面加快5G应用的创新步伐,努力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5G良性发展模式。

 

强化监督检查,持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工信部作为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相关整治行动,持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

 

  ■上游新闻记者:近年来,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请问工信部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闻库: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电信和互联网领域个人用户信息保护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重点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依法履职主动作为,按照“发现、取证、处置、曝光”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聚焦反映热烈、社会高度关注的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相关整治行动,持续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去年,工信部重点整治了“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给权就不让使用App”“过度索取权限”等8类损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今年,工信部加强对App常使用的SDK以及应用分发平台的监管,重点针对“App、SDK违规处理个人用户信息”“设置障碍、频繁骚扰用户”“欺骗误导用户”“应用分发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四个方面10类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目前,已经完成了国内主流应用商店32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246款未在期限内完成整改的App。根据整改的情况,下架了34款拒不整改的App,取得了很大成效。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百姓和社会反映的问题为导向,从完善制度规范、加强常态化监管、提升技术检测能力、推动行业自律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加快恢复发展,经济运行状况持续向好

 

  “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回升,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7个月下降,有招工需求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3个月回升。”

 

  ■《经济日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请问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能否介绍一下当前中小企业的情况是否有所好转?

 

  黄利斌:为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度过难关,党中央、国务院从财税、社保、金融等8个方面陆续出台了90多项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已经显现并将持续发挥作用。今年前8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超过1.8万亿元,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4.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29.6%。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显效,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造成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正在加快恢复发展。第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生产效益指标逐步好转,企业信心逐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个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6%,盈利状况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营业收入利润率恢复到5.6%,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工信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回升,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7个月下降,有招工需求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3个月回升。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作用,紧紧围绕抓好“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服企”,继续抓好工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和已出台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贯彻实施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六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形成新发展格局

 

  “今年,工信部从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六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工人日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制造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请问今年以来,工信部在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黄利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工信部重点开展了六方面工作,并取得积极的成效。

 

  一是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在稀土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先进印染等领域新建了四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方式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联合攻关。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5G手机芯片投入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以高技术、智能化、柔性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培育壮大。

 

  二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基础技术和产品攻关突破和应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高密度封装覆铜板等一批基础领域短板得到初步填补,低残余应力航空铝材等部分关键基础产品和材料打破国外垄断。

 

  三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疫情期间,组建跨部门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专班,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对接平台,跟踪22条重点产业链,调度保障131家核心企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约60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防止产业链断链,保障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制定2020年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与国开行联合实施制造业专项贷款,推动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服务机器人、充换电桩等新兴产品保持高速增长,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形成新发展格局凝聚了数字力量。

 

  六是着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制,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已遴选发布4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

 

工业数据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日益显现

 

  “工业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资源,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现,正成为推动制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引擎。”

 

  ■海报新闻记者:今年工信部印发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请问指南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这对于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有哪些意义?

 

  黄利斌:当前,我国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用户需求精准分析、生产过程改进优化、营商管理智能决策等方面的运用方兴未艾,工业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资源,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现,正成为推动制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工业数据也存在管理执行不到位、开发利用不深入、流通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尚未完全发挥对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为指导企业提升工业数据管理能力,工信部印发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是数据管理的基础,对于支撑企业数据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数据利用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全面梳理和了解数据,进一步实现对数据的汇集、合并和关联分析,为提升生产效率、推进产业创新奠定基础。从安全防范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逐级排查管理风险,统筹部署防护策略,合理配置安全资源,重点保障关键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护解决方案的效能。从流通共享角度来看,可以推动企业上云、用云,确定不同数据的共享范围,在遵循“最小知情原则”的前提下打破“信息孤岛”,加快工业生产智能化转型步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