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水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3年12月26日夏宝龙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同时提出,要大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
二、制定出发点
一是有利于推动工业领域治水工作,加快转型升级。就浙江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工业污水治理和节水则是“五水共治”的关键领域,要把工业治水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来抓。通过制定和实施《意见》,将有力推动工业水污染治理和节水的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引导低端、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促进企业、行业主动转型、主动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加快“五水共治”相关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服务,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有利于建立省、市、县联动推进工业领域治水的工作体系。当前,“五水共治”工作从省政府到市、县(市、区)政府正加快部署开展。但从调研摸底情况看,各地在工业领域治水促转型方面的成熟经验、做法比较少,没有好的载体和抓手,也尚未建立比较成熟、运行规范、标准明晰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和实施《意见》,可以明确工业领域治水促转型工作的相关要求,有利于全省经信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及早形成省、市、县联动推进工业领域治水促转型工作体系,率先取得突破。
三是有利于营造全社会支持工业发展、支持工业创强的整体氛围。工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当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导致人民群众、社会舆论对工业发展存在着认识偏差和误区,不利于工业进一步做强做大。通过制定和实施《意见》,稳步削减工业对水环境的源头性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助于加快改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进而营造全社会支持工业发展、支持工业创强的整体氛围,推进工业强省建设。
三、主要内容
《意见》共分三章十五条。三章分别为: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核心内容主要有:
一是明确了总体要求。即以推进“两少一达标”(少用新水、少产废水、达标排放)为基本目标,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根本要求,切实削减工业对水环境的源头性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
二是提出了阶段性定性定量目标。即“三五七”三步走,三年(2014-2016年)解决突出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五年(2014-2018年)基本解决工业水污染问题;七年(2014-2020年)工业水污染从源头上机制上得到有效治理。到2017年,力争每年淘汰改造水污染落后产能企业1000家以上,每年工业治水技术改造投资700亿元以上,每年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700家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下降5%以上,工业重点行业用水定额达到国家行业先进水平。
三是梳理了七方面重点任务。即明确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整治提升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入开展低端落后块状行业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工业治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强化治水技术和装备支撑、提升治水信息化应用水平七方面重点任务,并分领域提出目标要求。
四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机制和政策保障。提出成立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治水促转型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2),明确了全省经信系统工业领域治水促转型工作的工作机制,以及加快推进此项工作动员宣传、激励倒逼、统计监测、督查考核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和工作规范。